血管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負責輸送血液和氧氣到各個器官,以確保人體正常運轉。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血管會慢慢變硬。
血管變硬一般指血管硬化,通常是由於血管彌漫性粥樣硬化、小血管閉塞或管腔狹窄等原因,致使心臟、大腦等多個器官的供血減少,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及表現。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血管呢?實際上,從早餐開始就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01
研究發現:血管變硬,問題出在早餐上?
發表在《JACC》雜志上的一項近18.8年涉及6550名受試者的研究顯示,從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吃早餐的人,心血管死亡風險升高瞭87%,總死亡風險升高瞭19%,這說明不吃早餐與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有相關性。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也指出,早餐距離上一餐有10個小時左右,人體空腹時間久瞭會導致血壓升高。
經常不吃早餐會導致激素紊亂,更容易有暴飲暴食的行為,還會增加肥胖風險,引發身體血脂水平波動,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陜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趙嘉欣稱,習慣性不吃早餐的人患動脈硬化疾病的風險要比吃早餐的人更高,不吃早餐可以說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為瞭保護我們的血管,千萬不要再輕視早餐而不吃,那麼早餐應該怎麼吃呢?
02
醫生:早餐應該這樣吃
首先,早餐應該包含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是身體各種機能正常運轉的基礎,缺乏蛋白質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包括雞蛋、牛奶、豆制品等。建議每天早餐至少攝入一份蛋白質食物,如一杯牛奶、一個雞蛋或者一份豆制品。
其次,早餐應該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缺乏碳水化合物會導致頭暈、乏力等低血糖癥狀。
優質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包括全麥面包、燕麥片、雜糧粥等。建議早餐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以提供足夠的能量。
此外,早餐還應該攝入足夠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建議每天早餐至少攝入一份蔬菜或者水果,如一份水果沙拉或者一份蔬菜煎餅。
最後,醫生提醒我們,早餐不應該攝入過多的油脂和糖分。過多的油脂和糖分會導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建議選擇低脂、低糖的食物作為早餐,如一份低脂酸奶或者一份無糖豆漿。
03
研究發現: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
此前,一項由中、英、美三國高校學者聯合開展的研究在《柳葉刀》雜志上刊登,對多個國傢與地區人群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患病人數等進行瞭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全球大約有20億人患有頸動脈粥樣硬化,其中我國占瞭2.7億,頸動脈斑塊占瞭2億。
頸動脈斑塊高發於年齡超過40歲以上的人群,檢出率超過40%,而60歲以上的基本都逃不過。可見,全球范圍內頸動脈斑塊的發展現狀都是比較嚴峻的,尤其是在我國。
然而,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性。一旦發生頸動脈斑塊,如果沒有及時幹預,很容易演變成頸動脈狹窄堵塞,影響大腦供血,嚴重的可能誘發缺血性腦卒中,危及生命。因此,對於頸動脈斑塊的問題,大傢一定要引起重視,一經發現,及時幹預。
04身體這些表現,說明血管變硬瞭
首先,當我們走得急瞭或者運動後,胸口會感到疼痛。這種疼痛通常是因為血管變硬導致血液流動不暢,心臟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而引起的。
此外,當我們扭頭時,可能會感到頭暈。這是因為血管變硬後,血液循環會受到影響,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頭暈。
最後,腿腳容易感到涼、麻、痛。這是因為血管變硬後,血液循環不暢,導致腿腳部位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從而引起這些不適癥狀。
05
保護血管,記住這4個方法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飲食對血管健康的影響非常大,應該盡量減少高熱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類和蛋白質來源。此外,適量攝入健康的脂肪,如魚類、堅果和橄欖油,也有助於保護血管。
增加運動、控制身材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體重,降低血脂和血壓,從而有助於減少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或遊泳等。
保持樂觀的心態、學會放松
心理健康對血管健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焦慮或抑鬱等負面情緒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和心臟病等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因此,應該學會放松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通過冥想、瑜伽、社交活動等方式來減輕壓力。
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導致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控制這些指標可以有效地保護血管健康。應該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來控制體重和血脂水平,同時定期進行體檢和接受醫生的建議來控制血壓、血糖等指標。
下一篇:主題教育要防止“學做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