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的話
每一個城市,都有這座城市獨有的一“品”。
它不僅僅是單純的產品,文化是底色,人文是線條,創意是靈魂。
這一“品”,帶著城市的符號,生活的詩意,讓每一天的日常,變得不一樣。
你所在的運河城市,運河水滋養千年,獨特的地域地理、個性鮮明的特色文化、勤勞智慧的人民,都創造出獨屬於運河城市的運河一“品”。
我們連續性地把它們展現出來,歡迎您閱讀,希望您推薦。
今起推出酒系列。
老北京最知名的除瞭二鍋頭,便是有著“北京小茅臺”稱號的“燕嶺春”。1976年開始,華都酒廠響應“八大名酒進北京”的號召,組織酒廠部分技術人員奔赴茅臺學藝。在茅臺酒廠的幫扶下,研制出瞭燕嶺春酒。自此,北京醬香酒行列的空白也被填補。
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清皇室禦酒“聚通燒坊”。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欽點“聚通燒坊”為禦酒,年年進貢,直至清末。1949年4月19日,“聚通燒坊”、“瑞升泉”等知名酒坊被政府接管,聯合成立昌平縣釀酒廠(即華都酒業前身)。作為北京地區第一傢國營釀酒廠,為新中國生產華誕獻禮酒。
華都酒業坐落於燕山南麓,燕山山脈這道森林生態屏障,由不同群落的植物組成“微生物富集的小氣候”,正是釀酒的絕佳環境。“水是酒之血”,昌平縣釀酒廠臨近十三陵水庫,京密引水渠,擁有優質豐富的水資源。
酒廠擁有清、濃、醬三種香型生產工藝。清香型二鍋頭產品采用正宗“老五甑法”釀造,清香雅醇,所產“太陽牌”二鍋頭是第一個有品牌的二鍋頭酒,並擁有二鍋頭酒歷史上第一個註冊商標“十三陵水庫”。而華都的醬香型白酒就是工藝嫡傳自茅臺,並代表瞭北方地區醬酒生產工藝最高水準的“燕嶺春”酒。
燕嶺春酒選用昌平本地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采用河內白曲和多種固體產酯酵母糖化發酵劑,利用清蒸混燒老五甑操作法,經糖化、發酵、蒸餾、貯存等釀制而成,從糧食到美酒,每一環節都凝聚著燕嶺春人的心血。眼觀:色澤無色或微黃,酒體清亮透明,無懸浮和沉淀物;品聞:香氣優雅,醬香、焦香明顯,並有明顯的芝麻香;入口:口感醇和綿柔,回味悠長,具有醬香型白酒的固有風格。酒界人士評價:“醬香、柔和,進口放香綿順,入口甜、後味長”。
1974年,為瞭豐富白酒市場,提高北京白酒質量水平,白酒泰鬥周恒剛率領科研團隊、帶著茅臺菌種來到華都酒廠(原昌平縣釀酒廠)進行醬香型白酒的研制開發。當時由周恒剛先生擔任並主持茅臺科技試點工作,歷時三年的深入研究、成功檢測和科學總結,終於揭開“茅臺”酒獨具一格的千古之謎。茅臺試點成果對中國白酒發展史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和貢獻。幾年後,試點保存下來的茅臺菌種經分離擴培,做為燕嶺春菌種的培養基,成為茅臺真正的嫡親,傳承瞭茅臺的基因。
1975年,周恒剛先生從全國調遣參加茅臺試點的六名精英,經過分離酵母菌、選擇曲種、不斷的蒸餾實驗等努力,確定瞭燕嶺春醬香酒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操作程序。歷經上百次試驗,終於研制出酒體清亮透明、焦香突出、香氣濃鬱、醇厚悠長的醬香型白酒,填補瞭北京醬香的空白。燕嶺春面世,一時間風靡北方,受到廣泛好評,開啟瞭“北京醬酒第一瓶”的榮耀之路,打破建國二十餘年,首都隻有二鍋頭一統天下的格局。從全國九大至十三大會議,燕嶺春都被指定為“會議特批用酒”,“北京第一批政府名酒”,並多次獲得國內(市級、部級等)國際大獎。
從誕生起,燕嶺春酒就和北京的歷史融匯在一起,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與記憶。它既鑲嵌在普通人的生活裡,也走入各類評比中,依靠優秀的品質,屢獲殊榮:1981年,燕嶺春酒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1984年,參加北京市評酒會評比,榮獲北京市名酒稱號和輕工業部銀杯獎。
2022年,燕嶺春醬酒煥新上市再續傳奇,喚起瞭美酒愛好者對燕嶺春的溫情記憶,重塑瞭北京名酒的風采,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北京名片。老字號復興,創新點亮發展之路。燕嶺春煥新上市後,迅速喚起一代人的回憶,以時代經典之名和大眾醬酒的定位快速回歸。
如今,煥新的燕嶺春不僅酒體更柔更香,整體外觀設計上也賦予瞭更多文化韻味與時尚靈感。新品燕嶺春酒甑器型,綠釉瓶體,祥雲飛燕,滿含生機盎然,大氣淡雅之意,下半部分形似燕嶺山脈,瓶底雕刻北京的地標長城,將酒器文化與北京地理歷史文化相結合,彰顯燕嶺春代表北京醬香和北京文化的風采。
來源:北京華都酒業、北京日報客戶端、國酒傳播、楚北網
----------------------
制作 曹宇
編校 延晨 徐蓉
一審 桂艷 張莉
二審 肖東
三審 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