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地传承发展中,形成独特的风格,是大多数老字号屹立不倒的原因。
01
牛驼镇薛记豆干
廊坊市固安县牛驼镇薛记豆干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历了四代传承。由一家传统家庭式小作坊发展至今,百余年光阴中的积淀和成长,如今的薛记豆干已成为廊坊市传统豆腐干制作工艺的代表。2002年,薛记豆干制作技艺成功跻身于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京津廊小有名气。
薛记豆干或金黄,或鲜红,外干内嫩、质地细腻。取料天然、纯手工制作,以丁香、肉蔻、大茴、小茴等18味天然调料调出的质朴味道,是传承百余年的味道。从清末到今天,薛记豆干早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当地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一代代牛驼镇人印刻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02
枣强赵家鞋底烧饼
衡水市枣强县赵记原本是做熏肉,于上世纪初就开始制作熏肉,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赵家的熏肉而不腻,瘦不塞齿,广受大家的好评。后传至第二代传承人后,其余鞋底烧饼传人一起合作出摊,创新地将熏肉和鞋底烧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以一经推出就备受大众喜爱,一直传承至今,已成为枣强县的特色小吃之一。
百年传承的秘制熏肉皮烂肉嫩,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历史悠久的当地特产鞋底烧饼,香酥可口,用刀切开一长刀口,往里面塞满熏肉。两种备受追捧的名吃强强联合后,碰撞出独具特色的全新风味,历经数十年的光阴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美食,成为当地颇具辨识度的老字号,也成为枣强县对外的一张强有力的名片。
03
春海饭店冀州焖饼
冀州焖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袁绍坐冀州时,有一次军队征战归来,精疲力竭没有胃口连平时最受欢迎的烙大饼都吃不下,军中老厨师急中生智把大饼切成一条条的饼条,再焖透,端给士兵后大家却胃口大开。后来这种“饼条”流入民间,在漫长的岁月中和大家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了如今的特色小吃“冀州焖饼”。
春海饭店的冀州焖饼传承传统工艺,口味纯正。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配菜丰富应时,蒜苔、豆角、豆芽、包菜自选,青菜翠绿,饼丝弹韧,出锅前烹锅边醋,只闻醋香没有酸味。如今的冀州焖饼,有素焖、肉焖(肥肉大炒焖、瘦肉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个盘中有两个花样),形式丰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青农版校园游戏大碰撞
下一篇:美丽高昌丨走进交河驿·坎儿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