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互联网,很多人印象中,上海都不是一个深刻的存在。
尽管多年以来,上海就是中国的金融、贸易重地,有着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等各种头衔的加持。
但在前些年,中国互联网江湖风起云涌之时,北京、深圳、杭州凭借BAT屹立互联网潮头浪尖,上海却因为顶流互联网公司的缺乏,不得不面对“出不了马云”“没有互联网基因”“被互联网时代抛弃”等种种拷问。
当BAT等传统豪门不再一统江湖,拼多多等新锐的快速崛起,上海正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造王城市”,也让北京、深圳、杭州这些城市压力山大。
1.上海互联网,开局很早持续性很强
上海,作为千年商业之城,更是中国工业文明的摇篮,经济上的强大底蕴,让上海始终处于改革开放与潮流文化发展的前沿。
不论是地理、文化还是城市民众基础,让上海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都有着抓住这一新兴产业机遇的独特优势。
这也让上海在互联网产业起步很早,也很有王者风范。
1999年,算是上海互联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
那一年,海归精英邵亦波和谭海音为对标美国eBay而创办的易趣网于8月18日正式成立,填补了国内电子商务C2C的空白。易趣网成立不到半年就摘得了“国内拍卖网站之冠”的称号,国内一时风头无两。
“携程四君子”梁建章、季琦、沈南鹏、范敏共同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日后的在线旅行头部企业携程;
11月,陈天桥以50万启动资金在上海浦东建立盛大网络,杀向刚刚兴起的游戏市场。
日后,盛大网络一度带动上海成为互联网游戏从业者的圣地,也让陈天桥在31岁的年纪,就凭借90亿财富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进入到21世纪,上海在互联网江湖的创业潮,也是停不下来。
2003年,上海人张涛创立了本地生活信息及交易平台大众点评,要在百度连结人与信息、腾讯连结人与人、阿里连结人与商品的服务以外,做连结人与服务的的第四个巨头。
2008年,同样是上海人的张旭豪,在上海交大创立了以外卖起家的另一个本地生活平台饿了么。
遗憾的是,这两个在起步之初都立志成为行业第一的平台,最终都难逃被对手收入麾下的命运。
2015年,大众点评与美团进行合并,张涛挥泪告别点评转型做了投资人。
2018年,饿了么被阿里以95亿美金的天价全资收购,被纳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彼时,从曾经的头部“BAT”再到新兴的巨头“TMD”,北京拥有百度(B)、头条(T)、美团(M)、滴滴(D)四强,杭州和深圳分别是阿里和腾讯的大本营,这才有了上海被互联网时代抛弃的感慨。
其实,作为经济领头羊的上海,要钱有钱,要产业有产业,要市场有市场,在互联网上虽然一时被盖过了风头,却也并未缺席,也始终在这一赛道上有着不容忽视的竞争力。
2.拼多多崛起,上海互联网“王者归来”
拼多多,可以说是上海互联网故事新高潮的引领者。
2015年9月,80年出生的黄峥,孵化出了拼多多,瞄准中小城市,县城,乡镇数亿人口的购物需求,用社交拼团的方式网罗了低线市场。此后,仅用了34个月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突破330亿美元。
去年,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成为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
这也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新时刻,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一代互联网新贵,正颠覆着传统互联网格局。
拼多多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46%。2023年全年,拼多多营收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90%,净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90%。
2024年的拼多多,依旧在带给人惊喜。
5月22日晚间,拼多多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拼多多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68.1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279.98亿元,同比增长246%。
拼多多的强势崛起,让上海宣告,没有互联网巨头这一尴尬现实过去了,也让上海成为中国城市中,互联网领域新的造王者。
这一豪横,不仅仅是拼多多给的,更是上海一批快速成长的优质互联网企业给的。
2023年6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100强(2022年),上海有16家企业上榜,仅次于北京。
同样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于2023年11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中,上海入选的企业增长到了17家,依旧紧追北京。
工信部发布《2023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上海2023年互联网行业收入为4168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17.5%的增速,也超越北京、浙江、广东等互联网传统强省。
当流量平台纷纷转向垂直赛道要效率、要效益,上海互联网企业早已在垂直细分领域,一个个笑傲江湖。
携程专注旅游出行,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旅游企业;虎扑是全国最大的体育类垂直社区,85%的用户都是男性;小红书聚焦“90后”年轻女性的生活方式,月活用户超1亿;哔哩哔哩是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东方财富网聚焦金融信息服务,已经成为近三分之一股民的必备。
由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游戏《原神》,早已在175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线,用户数也突破了1个小目标,其火爆程度连大神马斯克都在社交媒体点赞。
Sensor Tower、Data.ai等第三方机构披露的2023年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情况中,米哈游超越腾讯,首次成为年度出海收入第一的国内游戏厂商。
3.产业互联网,上海的新雄心
当今格局,产业互联网正接力消费互联网,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数字化的新动力,其产业规模也有望从2025年的4万亿增长至2030年的12.22万亿。
终于在互联网产业版图上,与北京、深圳、杭州等并驾齐驱的上海,自然也瞄准了这一风口。
根据《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到2025年,上海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易额力争突破3.3万亿元;引育1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中30个以上的头部平台、10家以上的新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信息撮合、交易贸易、数字化供应链、物流仓储、专业服务的创新型经济业态。
在产业这块,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带头大哥,背靠长三角广阔腹地,经济地位和企业实力也不用多说,基于原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得天独厚。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30强》中,上海以7家上榜企业的数量,仅次于北京的11家,位列第二。
目前,上海已发展出了四大类型产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了一大批行业代表公司和龙头企业。
第一种是找钢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提供大宗商品及相关产业数据服务,如今大宗商品贸易发展;第二种是震坤行工业超市为代表的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提供工业用品采购与管理等服务,实现工业用品供应链的透明、高效、降成本;第三种是远景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带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第四种是专业服务平台,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服务平台、绿色低碳供应链服务平台等。
根据已公布的规划,上海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包括建设“分领域、全品类、全链路”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推动产业元宇宙、扩展现实(XR)、大模型、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强韧有力的数字化产业链体系,并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领域打造产业垂直服务平台。
上海,正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孕育着新一批王者的诞生。
上海新生代互联网,也将不再局限于to B与to C的分野,而是依托上海合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结构,实现全面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硬核”科技,变革了互联网底层的运行逻辑,开辟出产业发展新的星辰大海。
上一篇:带出境游许可的深圳旅行社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