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53岁的宜兴人徐斌成功登上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成为宜兴首位登上世界之巅的市民。
在珠穆朗玛峰之巅,徐斌展开标语,向千里之外的家乡送上了祝福。得知消息的市民和网友无不被这“攀登者精神”所感染和振奋。
5月24日
刚回宜兴不久的徐斌
接受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的独家专访
分享了他的攀登故事
准备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最高峰。从19世纪开始,珠穆朗玛峰就是世界登山家、探险家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徐斌是市马拉松协会会长、江苏德威节能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5月24日,刚刚回到宜兴一天多,他便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除了面部皮肤被晒伤外,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刚从世界之巅返回的登山勇士。
徐斌的珠穆朗玛峰之行从4月就开始了。4月20日,徐斌与登山队同行的另外13人一起到达了尼泊尔的卢卡拉,这里是向珠穆朗玛峰进发的起点。卢卡拉到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有近百公里路程,只能靠徒步前进。
在穿越了雪山、峡谷和丛林后,4月27日,徐斌终于抵达了位于昆布冰川的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这里海拔约为5400米,壮阔的珠穆朗玛峰就在眼前。他们在这里休整、拉练、等待天气,随后开始挑战人类的极限。
“走得越远,可以明显感觉到路上的植被越来越稀疏,空气也好像稀薄了一些。能见到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珠峰矗立在远方,让我心生敬畏。”徐斌说。
在前往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要经过4个前进营地,海拔从5800米一路爬升至7950米,以让攀登者熟悉路线、适应海拔、应对极端天气及各种突发状况。
从大本营到C1前进营地有十几公里,要穿越昆布冰川。它每年会移动,大大小小的冰裂缝纵横交错,构造千奇百怪,随时可能发生坍塌、雪崩,导致冰川融化、路被掩埋。徐斌和队友们穿越昆布冰川的冰裂缝、克服高原反应的不适感,一路向上。
5月13日,徐斌和队友到达了4个前进营地中的最后一个营地——C4前进营地,当天,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窗口期”到来,徐斌立刻开始了首次冲顶。
攀登
刚开始,登山队行进十分顺利。但就在大家埋头向上时,大本营传来消息:“暴风雪来了,必须迅速返回!”为了安全,徐斌和队友们无奈下撤至C2前进营地休整。
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当天与徐斌等人一起出发的另一支蒙古国登山队遭遇不测,5人摔下山崖,最终有2人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珠穆朗玛峰上。
“暴风雪随时都能摧毁帐篷,也会摧毁人的意志。”在经历了第一次的冲顶失败后,徐斌所在的队伍中已有一半人选择了放弃,但徐斌信念坚定:向上,我要继续向上!
在C2前进营地休整了两天后,“窗口期”再次到来。5月16日,徐斌一行人再次整装出发,并于18日下午再一次到达了C4前进营地。当晚,徐斌在向导带领下,背负着20公斤的装备,再次向顶峰发起挑战。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三分之一。任何一个动作,似乎都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黑暗中,整个队伍一片静默,登山者的头灯连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光带。徐斌来不及多看璀璨壮美的漫天星辰,也来不及细数爬过多少裂缝,越过多少冰川,他戴着被冻住的氧气面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向上!
希拉里台阶是珠穆朗玛峰南峰到峰顶间一段近乎垂直的岩石断面,一侧为冰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这里海拔约8790米,是通向峰顶的最后一处关口,也是冲顶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段。它非常窄,只能一人通过。一旦上行和下撤的人在此相遇,或有人体能不支停下了,便很容易发生拥堵。
“想不了太多,只能咬牙向上攀登!”徐斌说。就在步履间,徐斌突然感觉眼前一亮,旭日初升,白昼耀眼……天亮了,珠穆朗玛峰的顶端就在眼前!“我到了,世界之巅!”在连续攀登了近12个小时后,徐斌成功登顶。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被抛至脑后,“向上”的意义有了最终的诠释。
凯旋
登顶后,必须尽快下撤到营地,能够安全下山才算成功。由于在高海拔连续攀登,大部分人已经精疲力尽,体能接近极限。就在徐斌下撤到希拉里台阶顶部时,最让人担心的“堵车”现象出现了。因为上下路绳只有一根,台阶上面只够过一个人,上的想上,下的想下,就堵起来了。
徐斌表示,这种“堵车”给登山者造成的风险非常大。首先是“堵车”人不动,在气温零下45摄氏度的环境下,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冻伤。同时,长时间的“堵车”会增加氧气用量,导致后期氧气不足。另外,由于路太窄,增加了滑坠的风险。最终,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堵车”在当地向导的协调下成功化解。
更大的挑战仍在前方。在下撤过程中,徐斌的氧气消耗殆尽,向导为他更换氧气瓶时遇到了特殊情况,使徐斌有10多分钟的时间未能呼吸氧气瓶内的氧气,致使他因缺氧瘫倒在地。直到新的氧气瓶被接上后,他才逐渐恢复。徐斌还陷入了冰冷狂烈的暴风骤雪中,只能在巨石后躲避。
由于下山时耗费了时间,在即将抵达C3前进营地时,徐斌和向导背负的氧气逐渐耗尽。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徐斌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走过了艰难的300米路程。在C3前进营地重新获得了氧气后,他顺利返回了C2前进营地。这时,徐斌才意识到自己成功了。在征服了珠穆朗玛峰后,徐斌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兴奋,反而十分平静,他说:“爬山者,志在山顶,心在路上。”
实际上,徐斌接触登山运动的时间并不长。去年3月,他登上了四姑娘山二峰,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攀登海拔5000米以上并成功登顶的山峰。后来,徐斌一边学习登山知识,一边定下日常健身计划,通过骑行、跑步、游泳等方式训练体能,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去年7月和9月,徐斌相继成功登顶慕士塔格峰和玛纳斯鲁峰。
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后,徐斌有了不少感悟。他认为,每个人设定的人生目标,就像是“珠穆朗玛峰”,只要围绕目标认真准备、努力,一定能够攀登上自己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他也祝福每一位“攀登者”都能够登上人生的高峰。
记者:徐卿尧
制作:木辛
责任编辑:秦洁 李震
值班编委:贾俊康
点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