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城,就像守护家一样
创始人
2024-05-28 11:10:25

“开往春天的列车”行驶在八达岭长城脚下。  张顺延摄

八达岭长城北城北五楼至北八楼景观。  杨 东摄

长城保护员在石峡段长城开展日常巡护。  潘之望摄

游客在石峡村的石光咖啡馆外小憩。  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刘红岩(左)在给游人讲解长城保护相关知识。  受访者供图

“石光长城”民宿内景。  潘之望摄

游客参与石峡村非遗体验活动。  潘之望摄

八达岭镇石峡村。  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午后,阳光热辣,石板滚烫。刘红岩戴着遮阳帽,带上垃圾捡拾钳,背起装备包,从村口上山了。刘红岩是坐落在长城脚下的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村民,她上山是为了沿长城巡查,监测险情、清理石阶、劝阻不文明行为……

“长城是唯一的,不保护就没了。”刘红岩说,这是同村的舅舅梅景田经常跟她念叨的一句话。

由于年代久远,石峡段长城一些点段有开裂、坍塌的情况。于是,梅景田从1980年开始到长城上捡拾垃圾,劝阻游人不要拆砖、刻字……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家人劝梅景田不要独自巡查长城,梅景田就喊着刘红岩陪他一起。

2019年5月,经过面试、笔试和体能测试,刘红岩接下守护长城的“接力棒”,成为村里首批6名专职长城保护员之一。正式上岗后,刘红岩风雨无阻,每周至少巡查长城5趟,每次得走2万至3万步。

现在,全村村民都自觉参与其中,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身边的长城。

十几年前,石峡村还是一座寂寂无闻的山区小村落。如今,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石峡村走出了一条以民宿产业为主体、农林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充满年代感的石头路、仿建的长城垛口、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处处呈现出长城文化元素的石峡村古村落吸引着八方来客。据统计,石峡村一年接待4万多名游客。漫步石峡,人们在古今共生中领略长城文化的无穷魅力。

办村史博物馆、开精品民宿、举办非遗活动,古老长城、山间美景尽收眼底……在保护长城中利用好长城资源,石峡村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潘俊强 石 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木渎古镇漫步:小桥流水,吴... 你以为江南水乡只有周庄和乌镇?木渎古镇才是真正的隐世瑰宝! 木渎古镇的前世今生 木渎古镇,这座有着...
【敦煌文化百家讲坛】唐荣尧:抵... 11月22日上午,由中共敦煌市委宣传部、敦煌市文旅局、敦煌市文联主办,敦煌市图书馆、敦煌市作家协会、...
摩旅打卡束河古镇,一不小心进去... 感谢丽江束河古镇的宽容,因为这个景区竟然是可以骑摩托车出入的,刚开始不知情,在某个停车场的尽头望着眼...
这个世界最大光伏园区,出名的竟...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超700万块光伏板绵延铺开,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园区坐落于此。很多人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