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一般到二十多岁才结婚,可是古代人一般十几岁就结婚了,到了三十多岁就可以当上祖父母,现在的十几岁孩子还是一脸稚气的中学生,可是在古代,他们早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早婚对身体不利,不但对女人的身体不利,而且生出的孩子也不健康。可是古代人却早婚,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下令,逼百姓早婚,如果不服从,就要受处罚。
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男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的规定,这说的就是女子十五岁就要定婚,二十岁之前就要嫁人。可是到了战国时期,这一期限又提前了许多,女子只要十五岁就必须出嫁。后来齐国的统治者齐桓公曾下令:“女十四岁出嫁。”而越国的统治者越王勾践曾下令:“女十五岁出嫁”。
十四五岁结婚已经够早,可是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是离谱,他下了一道诏令:“女十二出嫁”。十二岁是什么概念?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还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却要结婚生子了。
唐朝时期还放松了一点:“女十四出嫁。”虽然从十二岁到十四岁是五十岁笑一百步,但是多两岁总比少两岁好。
如果百姓不服从怎么办?皇帝自然有办法,就是加大赋税,据《汉书》记载,汉惠帝时期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就是说,女子超过十五岁不嫁人,家里的赋税就要翻五倍。这叫百姓怎么活呢?只能赶快把女儿嫁出来。
要交税还不算坏的,更有甚者,民女到了皇帝规定的年纪还没有出嫁,官吏就会指定官媒把民女分配给光棍汉,这个光棍汉不管条件多差,民女就必须嫁。这还不如让父母为女儿找个人家嫁了。
曾经有大臣向皇帝上谏,说早婚对女子和后代都有危害,但是统治者根本不采纳,因为统治者只希望百姓赶快繁育后代,让国家的人更多。这是为什么?
因为统治者要打仗,需要人口,所以就让百姓像牲口一样繁殖,为统治者提供炮灰和劳动力。而古代的人寿命又短,能活到三十多岁就不错了,很多孩子在婴儿时就夭折了,因此国王希望百姓多生孩子,妇女都当生育工具,所以必须早婚,早生孩子,多生孩子,让女人“生孩子”从发育未成熟一直“生”到老年。
古代是没有独身男女的,你到了年纪就必须结婚,不结婚就要受处罚。古代百姓不是有“权利”的人,而只是统治者的“牛羊”。
但是早婚早育的危害性极大,别说百姓,就说康熙皇帝,他十二岁结婚,他的后妃给他生的前几个孩子都夭折了,连皇子的排行都没有入,康熙的庶长子允禔本来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
早婚早育明明对女人和后代的身体有危害,可皇帝偏偏下令强制执行,是因为他需要人口,没有把百姓当人,而是看作生育工具。这就是古代女人的苦难,明知早婚生育不好,却必须早婚生育。
上一篇:让快餐更快的秘诀在这里!
下一篇: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巧克力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