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一、流程管理基础
1.流程的要素
2.流程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估
3.业务流程方案
二、流程重构与改进
1.业务流程的分类
2.BPR项目的实施
三、敏捷项目管理
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一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对流程进行管理,了解流程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利用流程管理实现对项目的流程管理等等。
业务流程管理的英文简称为(BPM),是将生产流程、业务流程、各类行政申请流程、财务审批流程、人事处理流程、质量控制及客服流程等70%以上需要俩人以上协作实施的任务全部或部分由计算机处理,并使其简单化、自动化的业务过程。B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供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六个要素:输入、活动、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输出、客户、价值。
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流程的客户创造价值。
良好的业务流程管理的步骤包括流程设计、流程执行、流程评估和流程改进,这也是一个PDCA闭环的管理过程,流程设计才是业务流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企业的流程管理分为:生产流程层、运作层、计划层和战略层4个层次(设备和工艺控制)、(制作执行流程管理)、(资源能力计算)、(战略调整)
业务流程分析的主要方法:价值链分析法、客户关系分析法、供应链分析法、基于ERP的分析法、业务流程重构等。
业务流程分析的传统工具:业务流程图(TFD)、业务活动图示(BAM)、UML的活动图、标杆瞄准、IDEF(集成定义方法)、Petri网、DEMO(组织动态本质建模法)、业务流程建模语言等。
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一个工作流包括一组活动(或任务)及他们的相互顺序关系,还包括流程和活动的启动和终止条件,以及对每个活动的描述。
工作流参考模型(WRM)模块:工作流执行服务、工作流引擎、流程定义工具、客户端应用、调用应用和管理监控工具。
业务流程方案评估方法:增值性分析、流程设计的正确性校验、业务流程方案的评价;
增值性分析是为了从流程角度衡量流程的“瓶颈”活动,通过评价活动的三个参数:r(价值系数)、f(贡献)、c(成本),衡量活动的运行效果。所谓“瓶颈”活动,是指那些制约业务流程运行的关键活动。
衡量业务流程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主要有: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销售增长率、成本、员工工作绩效等。
业务流程重构(BPR)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使得业绩取得显著性的提高。
业务流程可分为管理流程、操作流程和支持流程三大类。
BPR强调的四个核心内容: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流程。
BPR遵循的原则:以流程为中心的原则,团队管理原则,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
1.组织结构设计要围绕企业的产出,而不是一项一项的任务。
2.要那些使用过程输出的人来执行过程操作。
3.将信息处理工作结合到该信息产生的实际过程中去。
4.对地理分散的资源看作是集中的来处理。
5.平行活动的连接要更紧密,而不只是集成各自的活动结果。
6.将决策点下放到基层活动中,并建立对过程的控制。
7.尽量在信息产生的源头一次获取信息,同时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敏捷项目管理的概念:是规划和指导项目流程的迭代方法。与敏捷软件开发一样,敏捷项目是在使用迭代的小型部门中完成的。每个迭代都由项目团队审核和评价,从迭代的评价中获得的信息用于决定项目的下一个步骤。
敏捷项目管理的流程包括构想、推测、探索、适应、结束。
敏捷项目管理流程与传统项目管理流程的比较:
1.构想代替较传统的启动,表示构想的重要性。
2.推测阶段代替计划阶段。
3.敏捷项目管理模式用探索代替通常的管理阶段。
4.实施敏捷项目管理的团队密切关注构想、信息监控;从而适应当前情况。
5.敏捷项目管理模式以结束阶段收尾,目标是传递知识,也是一个庆典。
代码如下(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import ssl
ssl._create_default_https_context = ssl._create_unverified_context
本文主要讲述一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对流程进行管理,了解流程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利用流程管理实现对项目的流程管理等等。
上一篇:Linux 常用操作
下一篇: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