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西接且未,北邻尉犁县及鄯善县和哈密市,东与甘肃省、青海省交界,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是全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若羌县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若羌县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也是唯一一个古丝绸之路南线和中线都经过的县。闻名遐迩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地——楼兰古城就位于若羌县境内。其历史悠久,被称为“东方庞贝城”,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拥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独一无二的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
罗布泊
罗布泊,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古称,面积约有四五千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一千七百米以上。有“死亡之海”之称,自古以来,由于这里干旱缺水,气候极其恶劣。有“鬼城”之称的罗布泊地区更是一片死寂,许多人只能从历史典籍中了解这个神秘地区的样子。今天的罗布泊依旧被称为“死亡之海”。
曾经有人说过:“一次穿越罗布泊,胜过十场电影。”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一起穿越罗布泊,见证罗布泊的沧海桑田,感受这片神秘土地的魅力。
罗布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边缘。罗布泊地区在古代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国的领土。唐朝以前,这里被称为“龙池”,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罗布泊国都龙池的所在地。
楼兰古城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我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楼兰古城处在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可谓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史料上看,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引发后人很多的遐想。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在两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共有800多年的历史。
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楼兰古城位于今天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城东80里处,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围分布的魏晋时期的古建筑群遗址,以及汉代屯田水利工程和伊循城遗址所组成。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此地为西域楼兰国之伊循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鄯善王(古楼兰国)尉屠耆请求汉王朝派一将领兵到此屯田积谷,汉即派一司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唐代时,此地为吐蕃所占,古堡即为吐蕃修建的一座军事堡垒。19世纪,英国人斯坦因曾在此地进行发掘,盗走了塑、壁画等大批文5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勘像探队在这里发现了汉代完整的渠道等水利工程系统和埋在沙漠下的大片良田。
197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米兰古河道边发掘了唐代吐蕃古戍堡遗址。古戍堡是米兰古城遗址里一座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位于新甘公路的要道上,南北宽约56米,东西长约70米,呈不规则正方形。城垣为夯土筑,夯土层中夹有红柳枝,夯土层上用土坯砌成,西墙有两段宽达5—6米的缺口,可能是古戍堡城门。
北部为一阶梯形大土坡,自低凹处至戍堡北墙依坡盖屋,屋为平顶,不见门洞,其构造形式类似西藏布达拉宫。堡东部为一大型房屋,南部为一高近13米的土台,土台上立有杆,似为峰火台。古堡的东西两侧,排列着众多的佛塔和规模宏大的寺院遗址。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著名高僧法显等,在西去天竺或东归故里的途中曾在这里讲法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