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5年第11期中曾介绍过一个中国最 “牛”的县--新疆喀什的塔什库尔干,虽然这个“最牛”是一家之言,但它“牛”的资本却是实打实的:第一牛是一县对三国;第二牛是丝绸之路上的石头城,以及千百年来它与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和斯坦因等世界名人的邂逅;第三牛是叶尔羌河谷中绝美的冰塔林和杏花村;第四牛是南有世界第二高乔戈里峰,北有“冰川之父”慕士塔格。
无独有偶,在西藏的林芝也有这么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县--墨脱。“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这大概是以往国人对墨脱最深的印象,实际上作为西藏秘境中的秘境,墨脱的传奇并不仅仅在交通上,它有迥异于青藏高原的气候和生物圈,更有莲花殊胜之地的人文传说,它是藏域的桃花源和“西双版纳”,它最新的Slogan是“世界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整个世界”。
墨脱与塔什库尔干的相似性颇多:都属极边之地的边境县,墨脱南部与印度相邻,塔什库尔干则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控克什米尔毗连;都属相对不稳定的边境地区,与阿富汗相邻的塔什库尔干一度是反恐前线,而墨脱南部是至今仍被印度占领的藏南的一部分;都属交通极度不发达的边境县,穿越塔什库尔干的喀喇昆仑公路1978年建成,而通往墨脱的扎墨公路迟至2013年才正式通车。
不过,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塔什库尔干全境都在帕米尔高原上,而帕米尔高原被称为“众山的拴马桩”,这里的“众山”指的是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和萨雷阔勒岭等欧亚大陆上的一系列高海拔山脉。塔什库尔干境内平均海拔在4000米上下,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除了极少的河谷地带,全境被高原高寒干旱-半干旱气候所覆盖。
相比塔什库尔干的“干”,墨脱则可以说是全藏最“湿”的地方:雅鲁藏布江在喜马拉雅山东端拐弯向南,一路奔腾汇入印度洋,同时通过河床深谷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逆江而上,形成的亚热带湿润气候造就了墨脱乃至林芝地区的“西藏江南”。墨脱的年降水量达到了2300毫米,而塔什库尔干仅有63毫米。另外,虽然墨脱与米林交界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但全县平均海拔却只有1200米,最低处仅有180米。
不同的地形海拔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同自然景观,不过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去墨脱旅游还是塔什库尔干之旅,最不可错过的那些风景基本都在沿途。若你是夏天之外的季节从波密出发去墨脱,嘎隆拉山下的冰雪世界就已足够惊艳。穿过隧道,嘎龙拉冰川和嘎隆天池则是墨脱之旅的前菜。从4700米的嘎隆拉山口到1117米的墨脱县城的三小时中,将会一直体验生物带如何随海拔在峡谷中垂直分布,以及雪山与热带雨林如何同处一个视野的过程,沿途云海和瀑布不断,到了墨脱县城反倒觉得兴趣寥寥。
塔什库尔干之旅一般从喀什市区出发沿314国道而行,在进入塔什库尔干县城之前,沿途主要的景点像奇克拉孜冰川、白沙湖、公格尔峰和卡拉库里湖均在克州的阿克陶境内,慕士塔格峰则在阿克陶和塔什库尔干两县交界处。2019年成为5A景区的喀什帕米尔旅游区倒是在塔什库尔干县城周边,但包含的石头城遗址、阿拉尔金草滩、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和彩云人家民俗村等四个景点远没有沿途的那些景点和盘龙古道这样的网红打卡点有吸引力。
这两个县之间的不同还有它们的民族风情。墨脱是门巴族和珞巴族世居之地,风俗习惯和藏族略有不同,但都深受本教与喇嘛教影响。墨脱一词的藏语意为“隐藏的莲花”,相传莲花生大师经过墨脱,发现宛若一朵盛开莲花的这里有圣地之像,遂在此修行弘法并取名“白玛岗”,即殊胜地的意思。塔什库尔干则是中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个鹰的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节日中或婚礼上盛装的金发碧眼塔吉克人英挺的鼻梁和见面时的手吻礼在游客眼中都算是一景。
对比了墨脱和塔什库尔干这么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再来看它们最后一个、对游客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相同点:游览的过程相对比较繁琐。这个繁琐既指交通,也指相关手续,比如都需要事先办好边防证,如果要去塔什库尔干的红其拉甫口岸,还需要在县城办理一车一证的界碑通行证。好消息是,墨脱已经不收每人160元的门票了,但车辆“双进单出”的通行政策依旧。
#墨脱#
#塔什库尔干#
#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