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桥梁数量多、规模大、水平高、外形多、影响大,被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定的中国唯一“桥都”。长江和嘉陵江在主城区穿流而过,在朝天门交流汇合,塑造了大山大水的城市气质。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重庆中心城区累计建成36座跨江大桥(指跨江道路桥,含路轨两用桥,不含单独的轨道桥、铁路桥)。这其中,桥的造型也是风格各异,从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到后来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等,已经成为重庆特有的城市名片。
朝天门长江大桥夜景雄姿
那么,在重庆众多的桥梁中,哪座大桥创造的第一最多呢?它就是朝天门长江大桥。
朝天门大桥总投资30亿元,创造了5项世界第一:主跨552m钢拱桥世界第一、承载14500吨的支座世界第一、多箱隔室凯旋门式主墩世界第一、公轨两用先拱后梁施工难度世界第一、上下十线车道再加两线轨道交通载荷量世界第一。
朝天门长江大桥是连接南岸区弹子石与江北区溉澜溪青草坪的快速通道,也是重庆主城向外辐射的东西方向的快速干道,与重庆朝天门隔空相望,建成时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桥。大桥线路全长1741米、主跨长552米;桥面上层为双向6车道的城市公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桥面下层为2条双向轨道交通,同时开创性地在两侧预留2个汽车道,未来交通路网完善后,将形成汽车与地铁同时赛跑的奇特景象。
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拱桥
朝天门大桥的设计者将解放碑和朝天门两张重庆城市名片,巧妙地融合进大桥的设计,大桥的两个主桥墩被设计成解放碑的样子,将解放碑一剖两半,分成四个柱子,托起大桥;外形采用“世纪之门”的设计理念,将朝天门的概念融入其中,与澳大利亚悉尼港湾大桥形似,但规模和气势更恢宏、浩大。大桥的“中国红”主拱,好似一道美丽的飞虹横卧江上,成为山城重庆最美的大桥之一。
此外,鲜为人知的是,朝天门长江大桥建设历时4年,用钢量达5万吨,比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用钢量还大。据媒体报道,生产大桥钢杆件的是位于秦皇岛的中铁山桥集团。仅仅建造这些钢杆件就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建好后,为了装载这些钢杆件,又使用多艘巨轮,通过海运和水运,一共运了23船,前后用了一年时间,才把上万吨钢杆件运到重庆。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公轨两用桥
朝天门大桥也是重庆主城更名最频繁的大桥,大桥在规划设计之初被称为王家沱长江大桥,后又被命名为红岩长江大桥,2004年2月才又改成如今的朝天门长江大桥名字。
朝天门大桥还是最具有远见的设计,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朝天门大桥在2004年启动设计时,就被定义为公轨两用桥,免去了后期重复建设的麻烦;二是朝天门大桥造型美观大气、工艺先进,其钢架结构使用寿命可达100年。
大桥与朝天门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随着轨道交通环线的通车,如今,朝天门大桥在承担公路桥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地铁环线过江的任务,促进了重庆近郊交通主干道的顺畅连接,对改善重庆地面交通拥堵,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朝天门的改造和来福士广场的建成投用,朝天门大桥更是与朝天门交相辉映,成为重庆一道更加璀璨的靓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