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深秋初冬,中国南北相继进入赏枫“黄金时段”。随着出行平台搜索量持续攀升,“中国最美赏枫地”成为今年文旅行业关注度最高的季节性话题之一。记者综合多地文旅发布、景区实测数据与摄影师路线记录,梳理出当前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赏枫区域,呈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场景并重的国家级秋色图谱。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落与晚红枫共同构成高辨识度季节景观
在众多目的地中,江西婺源篁岭因其 晚秋特征明显、色彩稳定性强、古村生活气息浓度高,长期位列“中国最美赏枫地”榜单核心位置。
位于山谷之中的篁岭海拔约 500—600 米,昼夜温差明显,形成“枫叶变色滞后”的典型小气候。乌桕树、枫香树在此呈现“延期式”红叶周期,使得村落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中旬仍保持鲜明的红叶色层。这种季节特性在国内古村落中极为罕见。
走进篁岭,红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层,更与古村建筑和在地生活合为一体:
粉墙黛瓦、马头墙与红叶交织,形成极具东方美学的画面;
晒秋季仍在尾声呈现,农作物在屋檐与晒架上铺陈,与枫叶相互衬托;
五桂堂、晒工坊、花溪水街成为旅拍团队集中选择的季节机位;
峡谷步道、山间庭院和村民日常作坊构成充满生活气息的“动景枫色”。
业内人士表示,篁岭的优势不仅在于色彩本身,而在于“枫叶+古村+人文活动”的复合表达方式,使其从众多自然型赏枫地中突围,成为年轻游客愿意“停下来体验”的目的地。
北京香山:城市赏枫地标仍保持最高关注度
作为全国最知名的城市红叶目的地之一,香山每年枫叶季都吸引大量游客。虽然主色彩在 11 月进入高峰,但部分高海拔区域在冬初仍保留明暗色带。便利的交通、成熟的服务体系使其仍是北方游客的常年首选。
湖南岳麓山:枫叶与人文地标构成独特秋意书卷感
岳麓山的枫林分布在爱晚亭、岳麓书院与山间步道一带,以“静”“柔”“雅”著称。红叶在晨雾或薄云中呈现朦胧意境,与书院格局共同构成具有湖湘文化气息的秋日代表性景观。
四川九寨沟:彩林与湖水倒影交织成“镜像秋色”
九寨沟的彩林以色系丰富著称,枫叶、金松、桦树共同构成多层次的森林色带。冬初水体通透度提升,五花海、树正群海等地形成著名的“镜面枫景”,广受专业摄影师青睐。
云南腾冲银杏村与江东村:多色林带在冬初并存
腾冲的江东村同时拥有红枫及大面积银杏,形成“金+红”双色系季节景观,再叠加村落的烟火气与多层地貌,构成南方秋色的独特表达。
安徽塔川:徽派村落在薄雾中呈现淡雅枫景
塔川的枫叶季虽不算漫长,但清晨伴随山雾,残叶与粉墙黛瓦构成柔和的秋冬过渡景观,是摄影群体偏爱的意境取景地。
从自然色彩到文化场景,“中国最美赏枫地”呈现三类典型模式
通过对今年多地枫叶季的观察与统计,可以看到全国赏枫带呈现三大典型结构:
① 山地型大景:以壮阔与层次感见长
九寨沟、长白山、天门山等地强调大面积森林色彩与自然地形表现。
② 城市周边型:交通便利、观赏成本低
如香山、麓山公园,成为城市居民秋季短途出行的固定选择。
③ 古村人文型:以生活场景提升枫叶观赏体验
婺源篁岭、塔川等地呈现“景观+文化+生活”的复合场景,是近年增长最快的赏枫类型。
“情绪化旅行”“氛围感体验”正在改变游客对赏枫目的地的选择逻辑。相比单一自然景观,兼具文化、生活气息的目的地正获得显著关注,其中以婺源篁岭为代表的古村枫色成为新趋势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