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做零食出口香港的工厂应该都有同感:订单不一定大,但补货却越来越频繁。香港渠道更新快、店铺多样,尤其是混合零食包、便利店装、节日礼盒这些 SKU,往往是“卖得快、补得更快”。不少工厂第一反应是:“反正香港近嘛,发一下应该很简单。”但真正走过的人都知道,零食出口香港并不是把货打一打就能出,真正卡人的在于:
我们整理了工厂这几年做香港跨境补货时踩过的坑,也讲讲为什么后来我们把出口段交给广东和燊供应链来跑,节奏才真正稳定。
一、零食出口香港的流程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更“精细”
香港与内地往来方便,但出口依旧要按海关规范来走。以零食为例,基本流程是:
零食包装容易压坏,保质期需要预留运输与上架时间,同 SKU 的批次不能混淆
曲奇、薯片、海苔类压损率高,礼盒类要单独码放,香港客户普遍对包装完好度非常敏感
零食属于“品规多、成分复杂”类目,申报名称要规范,若有混合包,需要按成分分类申报,批号、生产日期要准确
只要被查到资料不齐全,轻则耽误 1 天,重则延误到货周期,香港端如果排车不稳定,货容易滞留在仓外。
流程不复杂,但难的是零食品类的 高频 + 易损 + 品规杂,稍微一个环节出错,节奏就会乱。
二、零食出口香港最容易“踩雷”的三个点
1. 包装压损问题最常见,尤其:
很多供应链把它们和普通货一样拼柜,结果到港一堆压损,客户投诉接不完。
2. 申报不准确会拖慢时效,我们以前遇过:
多批次混装导致申报信息不一致,这些都会导致排关。
3. 到港不稳定,影响客户上架
香港终端店铺多靠“稳定补货”保持排面,你慢 1 天,香港那边货架就断档。
三、为什么后来我们把出口段交给和燊供应链来跑?
我们不是一开始就用和燊。之前试过多家物流、快递、香港本地派送,但零食这种 SKU 多又易损的品类,问题太明显——谁都能运货,但不是谁都能“运稳”。后来换成和燊供应链后,主要有几个点让我们明显感受到差别:
① 他们有专门处理零食类的流程
仓库会:
这些不是“额外服务”,是在零食出口里非常关键的基本功。
② 零食品类的申报非常熟悉
他们有固定模板,知道:
我们工厂现在基本不用担心“资料不齐导致排关”这种事。
③ 和燊在香港端有自营车队,派送非常稳定
这是我们最看重的。香港很多物流是外包车队,排车不可控,而和燊是自营:
只要货当天出了,他们几乎都能当天派出、隔天进香港仓。对于香港渠道商、电商、批发商来说,“稳定到港”比“便宜一点”更重要。
四、给工厂一句实话:出口香港不难,难的是要长期稳定
零食这种快动品,小批量多频次补货是常态。稳定的供应链能让工厂和香港客户都省下大量沟通成本。我们工厂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出口不是运输,而是一套完整的节奏管理。而和燊供应链做的,正是把这套“节奏”标准化、流程化,让我们工厂不用再临时处理、临时补资料、临时找车。所以到今天,我们把零食出口香港的线全部托给他们固定跑,也让香港客户越来越满意。
上一篇:一根面,骄傲一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