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同一时间服用,比纠结早晚更重要。
很多人打开维生素D药瓶时总会犹豫:是早上吃更好,还是晚上吃更有效?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不少人服用时间不规律,反而影响了补充效果。专家指出,维生素D的补充效果主要取决于规律服用,而不是服用时间。
实际上,目前并没有研究证据表明某个特定时间是服用维生素D的最佳时机。维生素D的昼夜节律影响对药物浓度和疗效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文将为您澄清误解,找到最适合您的服用方案。
01 服用时间争议:早晚真的那么重要吗?
关于维生素D的服用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早上服用能提供一天的能量,有人则坚信晚上补充有助于夜间钙质吸收。但真相是,科学研究并未给出一边倒的结论。
维生素D3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钙磷代谢。它对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健康维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维生素D的作用是一个相对持久的过程,并非在某个特定时间服用就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早上服用维生素D后,结合户外阳光照射,可以进一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而晚上服用则可能有助于夜间钙的调节,特别是对于容易夜间抽筋的人群。
事实上,维生素D的服用时间远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关键。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固定时间,形成规律服用的习惯。
02 随餐服用:提高吸收效率的关键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这意味着它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被有效吸收。当维生素D与含脂肪的食物一起服用时,其吸收率会有所提高。
研究表明,随餐或餐后立即服用维生素D效果更好。特别是搭配含有适量脂肪的食物,如牛奶、坚果等效果更佳。对于每天服用小剂量维生素D(400~600单位)的情况,即使空腹服用也能被吸收。
但如果是在医生指导下一周服用一次大剂量维生素D制剂的情况,更建议与一天中脂肪最丰富的一餐同服,以最大程度提高吸收率。
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和肥胖本身对维生素D吸收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胃肠功能较弱者,分次小剂量服用可能更有利于吸收。
03 常见误区:生病了是否需要停服?
许多人在感冒、咳嗽或腹泻时不确定是否应该继续服用维生素D。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病并不需要暂停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本身不会加重咳嗽,也不是咳嗽的常见诱因;而咳嗽一般不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也不会增加维生素D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咳嗽和流涕等常见症状,维生素D的药物说明书未提及需要禁用或者慎用。
腹泻时,脂肪的吸收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维生素D的吸收有可能受到影响。但《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建议腹泻病程期间,儿童应每天补充400~800单位的维生素D,以补充腹泻期间消耗掉的维生素D。
当然,如果生病期间出现精神状态差或有频繁呕吐症状,或者出现了重度脱水等情况,建议暂停补充维生素D。慢性腹泻患者(如乳糜泻、克罗恩病等,可造成脂肪吸收不良)应监测维生素D水平并调整剂量。
04 个性化方案:找到最适合你的服用时间
虽然服用时间没有绝对要求,但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可以提高补充效果。对于晨起锻炼的人群,早上服用维生素D可能更为合适。在早上服用后,结合户外的阳光照射,可以进一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而对于夜间容易因低钙而引起抽搐的人群,晚上服用维生素D可能更为合适。上班族等室内工作人群,由于接触阳光较少,可能需要更规律的补充,而不必过分纠结早晚时间。
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固定时间服用,形成规律,以免漏服。可以考虑将服用维生素D与其他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如早餐后、午饭后或刷牙前。
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在服用维生素D前应咨询医生,因为这些人群对维生素D的需求可能与一般人群不同。
05 维生素D补充的全方位策略
除了服用补充剂,我们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阳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最佳途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坚持户外活动2小时,间断照射阳光就能够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
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鱼、鲭鱼、蛋黄、鱼肝油、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或面包等,也可以获取一部分维生素D。
在补充过程中,定期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很重要,可以评估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以便调整补充方案。
切忌过量服用维生素D,否则可能导致维生素D中毒,出现高钙血症、恶心、呕吐、多尿等症状。
维生素D水平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服用,关键在于坚持规律补充。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的建议,大家可以早上或晚上服用都可以,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提示哪一个时间点是最佳的,重要的是应该选择一个固定时间服用,形成规律,以免漏服。
打开您的维生素D药瓶,不再为早晚纠结,而是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时间,然后坚持下去。健康的生活习惯,远比纠结于细节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