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假,顾名思义是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园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日前,陕西汉中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正式实施春秋假制度。今年秋假的时间为11月17日至19日,连同11月15日16日的周末,形成了5天小长假。
汉中首个秋假落地,叠加秋意邂逅今冬首雪,激发了许多学子旅游热情。秋假期间,无论是探访博物馆,感受历史与文化回响,还是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能让学子们在旅行中收获知识与愉悦的心情。秋假假期,汉中文旅推出多项惠民措施,文旅市场活力足人气旺。
11月17日,秋假首日,汉中迎来大范围降雪,今冬初雪也把天汉大地装扮一新。雪后的汉中龙头山宛如童话世界,雪花缀满枝头,雾凇悄然绽放,形成了半山秋色半山雪的壮美景象,吸引了5000余名游客赏雪、嬉雪,漫步栈道,打卡“我爱你·中国”的表白墙。
“孩子正在读七年级,很喜欢看雪,这次来龙头山赏雪,心情很激动,还在景区新打造的打卡点拍照留了念,孩子说很有收获,回去后要把这次旅行写成作文。我想,这也是秋假让教育从紧绷走向舒缓的重要意义所在,我很支持。”来自南郑的家长易女士说。
行走的课堂在秋假里遍布汉中各地。秋假前的周末,中小学生在博物馆开启第二课堂。11月15日-16日,来自全市各地的约9000名中小学生走进汉中市博物馆、拜讲坛馆区,聆听栈道联通古今的回响,感受石门十三品穿越时空的魅力,进一步增强爱国爱家乡的初心与使命。
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交响乐演奏搬到了汉中市博物馆、汉江之滨,为市民游客演奏《欢乐颂》《桃花朵朵开》等经典曲目,吸引了许多学生欣赏拍照留念。
当下,正是柑桔成熟上市的季节,置身城固桔园、汉台花果山,柑桔香味扑面而来,吸引了许多市民带着孩子走进柑桔产区,体验采摘的快乐。
“花果山的桔子名声在外,趁着天气好,我专门带9岁的女儿过来采摘,顺便给她讲讲有关桔子的诗句,让她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也能帮助她认识节气、体验农耕,有所玩、有所学、有所获。”来自汉台区的游客宁女士说。
秋假正值2025年羌历年期间,喜迎这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宁强、略阳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羌历年系列活动。宁强县举办羌历年“羌风古韵·情融汉源”主题晚会,略阳举办羌族服饰走秀展演活动、羌族传统集体婚礼庆典,让广大学子在烟火气中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羌族年,感受羌族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拓宽视野、传承文化、培育品格。
让知识走出课本、走进实景。汉中自然与人文共鸣,让首个秋假别有一番收获与趣味。汉中首个秋假落地,政策引导与市场响应迅速形成共振,为接住秋假带来的亲子出行热潮,汉中文旅拿出实实在在的“秋假礼包”。
汉中龙头山景区、兴汉胜境、黎坪景区、张骞墓景区、华阳景区、蔡伦墓祠、诸葛古镇、武侯祠、青木川景区、汉江源景区、楮溪源景区、渔渡风景区、紫柏山景区、张良庙等16家景区(公园)推出免门票或者门票半价等优惠活动。
汉中文旅还推出4条覆盖全市多地的精品线路,让学子们畅游秋末初冬的汉中。11月14日至17日,“秋假”期间,汉中车务段全段已安全发送旅客超17万人次,同比增长62.6%。
“社会是本活的教科书。”首个秋假是考验,也是新的机遇,汉中文旅以“文旅+教育”“文旅+学习”起笔破题,以奋进的姿态答好秋假这道“协同考题”,不断探索新模式,串联起更多人文、生态自然,让孩子走出校园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从而走向梦想的远方。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秦毅、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