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奶皮子突然再次冲上话题榜。社交媒体上,从“奶皮子糖葫芦”到“奶皮子蛋糕”,这种来自草原的传统乳制品,被年轻人重新发现,也被厨师们不断玩出新花样。
奶皮子的独特之处在哪?
它是草原牧区的乳香记忆,也承载着中国乳制品文化里极具代表性的手工技艺。此外,它不仅能做甜品,也能搭配咸味、与地域食材跨界融合,呈现更多元的表达。
本期,我们挑选了四道以奶皮子为主角的创意菜式,看看奶皮子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绽放出新的味觉层次。
奶皮子乳扇火腿
三个地域的“奶香三重奏”
内蒙古奶皮子与云南乳扇,一北一南,都是地域乳制品的代表。它们都有淡淡的奶香,但口感、风味、制作方式都完全不同,与火腿放在一起,是一种“同源不同味”的对比,也可以让奶香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立体感。
文/石叶馨 图/张洋 制作/石军峰 菜品提供/一坐一忘云南菜
原料:云南乳扇,内蒙古奶皮子,干酪末,火腿片,细芹叶,可食用花卉。
制法:将奶皮子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块,乳扇手撕成细丝,与火腿片一同装盘,撒干酪粉,点缀细芹叶、可食用花卉即可。
点评:内蒙古奶皮子与云南乳扇都是两个地域具有代表性的乳制品,火腿也具有奶香,三种食材带来相似却又有所区分的味道,层次分明,奶香浓郁。
Tips大厨小贴士
内蒙古奶皮子:将牛奶以小火加热至表面结成奶皮,取出冷却即可。
图/张洋
顶霜五仁奶皮
中式点心与乳制品的巧妙融合
这是一道“中式传统甜点的当代表达”它结合了:炸顶霜的老技法、奶皮子的新兴食材趋势和五仁香气的经典风味,是一次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文/褚宏辚 图/张洋 菜品制作/王文亮师门工作室 杨文海
主料:奶皮180克,澄沙馅60克,熟腰果仁、熟花生仁、熟黑芝麻各20克,熟核桃仁、熟葵花子仁各15克。
辅料:炸菠菜叶、宝石柿子各适量,蛋清6个(约270克),玉米淀粉130克,色拉油3000克(实耗约50克)。
调料:糖粉100克。
制法:将奶皮、熟腰果仁、熟核桃仁、熟花生仁、熟葵花籽仁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状,与熟黑芝麻、澄沙馅混合拌匀,团成11个直径约3厘米的圆球,拍粉后冷冻成馅心备用;将蛋清打发成蛋泡,加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制成蛋泡糊备用;将冷冻的馅心均匀地挂蛋泡糊,入三成热油,炸至表面乳白、馅心成熟,捞出沥油,放在垫有炸菠菜叶的盘中,均匀地撒上糖粉,点缀宝石柿子即可。
制作关键:蛋泡必须打发打硬,挑起出尖,确保挂糊后蓬松不塌陷;制糊、挂糊、炸制操作要连贯,一气呵成;馅心挂糊必须均匀,炸制时原料会自动翻转。
点评:外皮松软酥脆,内馅香甜细腻,五仁坚果香气与奶香融合,层次丰富。举一反三,可制作顶霜香蕉、顶霜豆沙。
图/张洋
草原三酥
从传统蒙餐走出的甜咸奶香菜品
这是一场草原乳制品与传统蒙餐炸物的结合。层次复杂,甜咸并存,是蒙餐里非常有戏剧效果的呈现方式。
文字整理/褚宏辚 图/张洋
原料:奶皮子、牛酥络各100克,土豆松300克,全蛋液120克,淀粉120克,色拉油60克,白糖350克,糯米纸适量。
制法:将全蛋液、淀粉、色拉油混合调匀成全蛋酥糊待用;用奶皮夹上牛酥络,改刀成条,裹糯米纸,挂全蛋酥糊,入热油炸至金黄,捞出沥油待用;炒勺上火,入少量清水,加白糖小火熬至糖浆由浓稠变稀、色泽泛黄;在干净的操作台上甩制糖丝,用糖丝包裹炸好的奶皮成蚕丝奶皮;将土豆松定型垫底,放上蚕丝奶皮,装盘即可。
特点:在传统蒙餐技法基础上,将牛酥络、奶皮子、土豆松结合,咸甜中伴有奶香,口味层次丰富,糖丝缠绕,晶莹剔透。
草原三酥的备料 图/张洋
Tips大厨小贴士
牛酥络的制法:选草原黄牛后腿肉,放入清水中煮至断生,捞出挑制成丝,过油炸至酥香,捞出沥油即可。
土豆松的制法:将土豆洗净、去皮、切薄片,放入清水中泡去淀粉,捞出沥水,改刀成丝,入热油炸至酥松,捞出沥油即可。
奶皮子沙拉
年轻化的轻食表达
在奶皮子的多种呈现方式中,清爽型搭配往往更容易吸引年轻客群,也更符合当下对清爽、层次、不过度厚重的饮食偏好。
文/孙阳 图/张洋 菜品提供/北京伊带伊路新疆美食府(呼家楼店)制作/王成文
原料:猕猴桃100克,圣女果40克,樱桃萝卜片20克,紫叶生20克,菠萝块30克,圆生菜20克,苹果块30克,鲜橙汁5克,鲜柠檬汁5克,奶皮子10克,沙拉酱20克。
制法:将奶皮子切成丝备用;将猕猴桃去皮,切成块,圣女果洗净,一切二,一同加樱桃萝卜片、紫叶生、菠萝块、圆生菜、苹果块混合,加鲜橙汁、鲜柠檬汁、沙拉酱拌匀,码盘,撒奶皮子丝即可。
奶皮子的价值,在于它兼具的食材与文化属性:既是草原乳文化的日常记忆,也是厨师手中极具可塑性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