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科 主治医师 李壮
小雪节气,天气渐冷,气寒将落雪,而地寒未甚,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时,天地间的阳气潜藏,阴气渐盛,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向内收敛,养生的核心在于一个“藏” 字,能起到敛阴护阳、保暖防寒、润养阴精的作用。
首先,巧妙地刺激身体的关键穴位。
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扶助正气的作用。常按足三里穴,该穴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宽的地方,被历代医家誉为“强壮要穴”。每天用拇指按揉3至5分钟,感到微微酸胀为宜,能有效健运脾胃,促进全身气血充盈。其次,可以常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的凹陷处。俗话说“寒从脚下起”,睡前用掌心来回搓热涌泉穴,不仅能引火归元,助您安稳入睡,更能驱散足底的寒气,让全身都暖起来。最后,颈肩部的大椎穴,位于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阳气十足,热敷大椎穴,能激发身体的阳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几味寻常中草药,也可泡出一杯滋养身心的暖饮。
若您平素手脚不温,面色偏白,畏寒怕风,可以泡一杯桂圆红枣茶。取桂圆肉、撕开的红枣,用沸水冲泡,静静等待几分钟,待茶汤渐暖,桂圆的甘温养血与红枣的健脾益气相辅相成,能缓缓温通经络,补益心脾,尤其适合女性朋友。若是偶感风寒,觉得周身紧束,鼻塞流清涕,切几片生姜,加上一两小撮紫苏叶,用开水冲泡,一碗微微辛辣的生姜苏叶茶下肚,顿觉额角微汗,周身舒畅,这正是生姜苏叶茶发散风寒、解表散寒的妙用。
温馨提示: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搓腰暖肾”法
日常的片刻闲暇,您可以将两手掌心快速搓热,立刻敷在腰眼处,这便是传统的“搓腰暖肾”法。腰部是肾之府,温煦此处,就是对先天之本最好的呵护。又如,我国古代经典的养生术“叩齿吞津”,清晨或睡前,心神宁静,口唇轻闭,让上下牙齿有节律地轻轻叩击数十次,然后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待口中津液满满,再分次缓缓咽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坚固牙齿,促进消化,润泽五脏。
总之,小雪节气的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闭藏之性,通过穴位按摩激发经络气血,借助代茶饮调养内里,配合养生小动作活动气血,起到收敛阳气、润养阴精的作用,陪伴您温暖从容地迎接每一个冬日。
上一篇:螃蟹蒸多久才会熟?掌握3个关键时间点,锁住鲜美,不掉退不流黄
下一篇:不止聚人气,更要留价值!虹口“文旅商体展”联动的优质答卷 | 解读虹口“十四五” 不止聚人气,更要留价值!虹口“文旅商体展”联动的优质答卷 | 解读虹口“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