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当图案精美的糕点礼盒跨越重洋,当非遗技艺酿造的陈年佳酿浸润异域舌尖……从“家乡味”到“国际范”,江苏美食香飘全球。
传统的老字号美食当仁不让受欢迎。皮层酥松、馅料丰美、甜而不腻,苏式糕点的味道飘到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10个月,公司出口糕点产品已超4000吨,同比增长25%。”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满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我们新的市场增量。”为打响苏式糕点海外知名度,企业发力低糖低脂工艺,打造“国潮画意”系列礼盒,受到海外市场消费者青睐,其中月饼的出口货值实现同比增长30%。
袁轩/摄
吃一箸干丝,喝半杯茶。汪曾祺笔下描绘的扬州干丝,如今依托现代食品工业走上了“国际餐桌”。扬州市龙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同步运转,45吨大豆经过浸洗、筛选、磨煮等工序,制作成豆腐、干丝等豆制品,启程发往海外市场。“我们选用优质大豆作为原料,融合传统刀工与现代标准化生产,使干丝达到‘洁白均匀、弯弓不断’的品质,并通过锁鲜技术最大限度保留现制风味。”该公司负责人龙伟介绍,“我们建立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检测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成功打通了国际市场。”今年1-9月,该公司出口干丝、油豆腐、兰花干等系列豆制品达600万元,同比增长30%。
“镇江香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日前,1540箱恒顺牌镇江香醋,发往葡萄牙,将中国传统“醋味”送到欧洲。“近年来,我们针对国际市场做了很多产品改进,生产的食醋、料酒、芝麻油、香菜心等都受到了海外市场的欢迎。今年前10个月,企业出口总额5043万元,同比增长 4.7%。”江苏恒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玮说。
未识高邮人,先识高邮蛋。高邮市秦邮蛋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批约10万枚包装精美的咸鸭蛋将发往国外市场。“过去我们主要做国内市场,产品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海关的出口食品政策宣讲会上,我们萌生了让高邮咸鸭蛋走出国门的想法,不仅能开辟新的市场,也能让外国友人尝尝中国的传统美食。”该公司总经理王晨介绍。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扬州海关共监管出口咸鸭蛋等产品1600万元,出口货值创历史新高。
江苏连云港森呼吸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飘着焦糖香气,流水线上的彩色糖纸在晨光中闪烁,这批糖果将跨越山海,在一个月后的圣诞季,为海外家庭带去舌尖上的惊喜。“咱们车间就像个童话世界,200多种糖果每天从这条生产线出发,送上国外孩子的生日派对和节日餐桌。”连云港森呼吸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梦晖说,“今年,公司的产值比去年增加了7%,‘中国制造’的甜蜜正越来越受海外市场欢迎。”
作为一家以出口速冻蔬果类食品为主的企业,台太兴业(常熟)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种植加工菠菜、甜豌豆、蘑菇、莴苣、莲藕等50多个品种蔬菜。今年1—8月,该企业出口蔬菜超7000吨。“目前我们的基地面积已经超过10000亩,能够实现按季节轮种,保证跟上不同季节、不同品类的客户需求。”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仲伟介绍,“今年蔬菜长势好,公司订单数进一步增加,可以说是‘丰收大年’。”
陆焰/摄
近年来,宝应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加工企业120余家,年产荷藕近20万吨,年出口量约4万吨。以荷仙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依托这一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研发,推出焦脆可口的莲藕脆片、咸鲜爽嫩的盐渍藕、软糯香甜水煮藕块等深加工产品。“我们改进生产工艺,深挖荷藕加工潜力,比如我们新推出的莲藕脆片,凭借优质原料、新鲜口感和多样风味迅速打开休闲食品市场,广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荷仙集团企业负责人张长法介绍,“今年1-8月,公司荷藕产品出口额超4500万元,在手外贸订单已排至年底。”
据了解,食品包括农产品出口涉及备案、标准、防疫等多环节协同,全链条管理衔接不畅易成为出海梗阻。扬州海关称,他们编发了《农产品出海“一页通”》指南,指导企业完成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助力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体系;指导养殖场建立完善防疫管理体系,构建从源头到口岸的食品安全全链条治理机制。拿豆制品来说,龙伟食品、维扬豆食等企业积极对标国际标准,全面升级生产工艺与冷链物流体系,确保出口豆制品符合目的国法规;针对豆制品等农食产品保鲜期短、出货急的特点,开通农食产品查验通关“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查验”和“5+2”预约查验服务,实现“随报随检”。“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盐水鹅、狮子头等地方特色美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通关方案,打通从检验检疫到原产地签证的全流程出口环节,助力更多‘家乡味道’香飘世界。”扬州海关查检一科科长杨炳辉说。
“考虑到圣诞订单交货期紧,我们主动跟进糖果出口企业需求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标准与新的要求,全面确保产品满足输入国及地区的质量要求。”连云港海关查验一科科长贾茹说。据统计,今年1-10月,连云港出口糖果、糕点等食品1.78亿元,同比增长27.05%。
日前,邳州市宿羊山镇的江苏黎明食品有限公司的一批重达290吨的大蒜发往海外。“今年1-10月公司出口保鲜大蒜6.9万吨,同比增长了约10%。”该公司报关员张婷婷说。“我们利用智慧‘无人机’开展备案种植场监管,可全面查看种植状况,提升定位精度,节约种植场面积测算时间40%以上,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徐州海关核查二科科长邓菲说。1-10月,徐州出口大蒜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43.5%以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