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这回真成了黑马,太原没想到,吕梁也没想到,大家的目光一下全飘过来了。
位置很简单,山西东门口,离太原两小时车程,离石家庄也不远,走一条直线就到。
玩阳泉,首选自驾,原因就两点,一是景点分散,二是公交慢,换乘还折腾人。
没车也能来,高铁先看12306,能到阳泉东就落地,车次少就先到太原南或石家庄,再转普速或大巴。
老阳泉站是普速,进城方便,阳泉东更快,但班次不固定,别买成太原站再傻到太原南找车。
行程给个范本,两天就够,第一天娘子关加桃林沟,第二天藏山加城里走走。
人不想挤,工作日来,钱省一截,心也稳一截。
娘子关是阳泉门面,关城靠山,脚下是瀑布,旁边就是铁轨,火车一穿洞,镜头一按就能出片。
关名有讲头,旧关本来叫旧关,后来因平阳公主守边,百姓口口相传,关就叫娘子关了。
再往上走是长城墙体,砖洞还在,脚下台阶多,膝盖不太行的就慢点走。
看瀑布要赶水量,汛期更壮,雨太大就会临时管控,来前刷下景区官微,别白跑。
拍火车要守点时间,正点误点都常见,卡位靠耐心,位置让小朋友一点,心里就不憋屈。
关里吃的别指望多,真饿了就往外走两公里,找路边馆子,土灶一开火,菜就有味。
桃林沟重在一个“老”字,青石板、古祠堂、泉眼叮咚,秋天红叶一片,手机随手一拍就能当屏保。
这里住户多,私家车多,村里路窄,车就停外面,走进去十来分钟,脚底板也能醒酒。
盂县的藏山有故事,戏里叫赵氏孤儿,程婴和公孙杵臼把孩子往山里一藏,命是保住了,义也是留住了。
山上庙不少,牌位讲的都是这段事,石阶一段接一段,风口也大,水要多带,糖要备一块。
城里可以瞄一眼矿区老厂房,墙皮斑驳,轨道还在,拍工业风很来劲,不过别往里翻,保安看着呢。
还想安静点,就去狮脑山公园转一圈,老人遛弯,小孩追鸽子,坐下就能看城。
吃这块别想着花里胡哨,面是主角,刀削面来一海碗,浇头放过油肉,汤里来两口喷子醋,脖子都舒坦。
抿尖一碗下肚,辣子油一勺,汗就出了,身上也松了。
清早来碗羊汤,撒点胡椒面,咬两口烧饼,路就好走了。
平定砂锅也要试,黑砂器一上桌,咕嘟咕嘟响,土豆、粉条、牛肉一锅炖,嘴一张就停不下来。
娘子关有虹鳟,现点现烤,皮脆刺少,蘸盐就行,别折腾。
价格不贵,路边小店三四十就吃饱,两个人一百多管饱管好,嘴馋再加个凉粉。
住哪也好选,第一晚住城区,离吃喝近,汉庭如家七天都行,平日两百出头,干净就够用。
带娃就住大点的,有早餐更省心,矿区的老宾馆也能住,价低房大,就是设施旧点。
想看瀑布就住娘子关附近的民宿,窗外是山,夜里有火车声,睡浅的要带耳塞,所谓“观瀑房”多半隔着马路和铁轨,窗口一探头就明白了。
时间抓紧点,娘子关两到三小时,桃林沟一到两小时,藏山三小时起步,中间加上路程,午饭就定在两头的镇上。
停车费用都不贵,扫码就能付,现金也收,假期会有黄牛招手,别理,跟着交警摆的路锥走。
门票能买联票就买,能提前约就约,省队伍,省情绪。
带老人来就选缓坡路线,租拐杖十块钱就解决问题,婴儿车别推上长城,背带更省力。
拍照不求大设备,手机有广角就够,逆光拍瀑布要开HDR,手别抖,呼吸稳住,片子就清楚。
衣服带一件冲锋衣,春秋风大,夏天防晒要到位,帽子一压就不乱。
雨天路滑,鞋底要有齿,台阶上看脚不看手机,摔一跤谁也不疼爱。
公交能不能到,能到,但得等,娘子关旅游专线会开,末班一般在傍晚,错过就只能打车。
打车价格不离谱,高峰会加时,司机人都实在,聊天就知道这城的脾气了。
花钱怎么省,三个点,工作日来,错峰进园,别在景区核心吃大餐。
买啥带回家,平定砂器能带,砂锅沉点但耐用,装箱再托运,回家一炖就想起这趟路了。
阳泉的劲儿不张扬,关一扇,水一挂,面一碗,人就安静了。
脚走慢点,眼睛抬高点,故事就从砖缝里冒出来了。
来源:生轩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