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新芳介绍,2020年至2024年全省旅游产业增加值从4399亿元增至5400亿元左右,新增3家5A级景区。
02《黑神话:悟空》等文旅产品成为现象级爆款,越剧《新龙门客栈》等戏曲票房屡创新高,《宋城千古情》刷新全球大型旅游演艺纪录。
03浙江推出全国首个省级入境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嗨游”,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在文旅场景覆盖率及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04过去五年浙江建成1.6万余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8万余个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浙里文化圈”小程序服务超1000万用户。
05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选派1574名特派员下沉农村,举办文化活动3.3万场次,带动派驻地增收3.4亿元,培育乡村文化能人近2万人。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11月19日上午,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系统介绍了近五年来浙江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记者注意到,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改革方面,浙江实现了众多新突破。
“过去五年,我们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倾力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新芳介绍,2020年至2024年,全省旅游产业增加值从4399亿元增至5400亿元左右,新增3家5A级景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在营造“文旅+百业”新生态上,浙江滚动迭代“大景区+新业态”的培育矩阵,积极打造文旅爆款。例如,《黑神话:悟空》已成为火遍全网的现象级游戏产品,越剧《新龙门客栈》《我的大观园》屡创戏曲票房新高,《宋城千古情》刷新全球大型旅游演艺纪录,“跟着考古去旅行”“跟着影视剧去旅行”“跟着浙BA去旅行”等主题旅行已经渐成风尚。
西塘 据视觉中国
“十四五”期间,China Travel持续火爆,浙江是颇受境外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李新芳表示,浙江全力推动入境旅游跃升计划,系统集成入境旅游的“八个一”便利化改革,推出了全国首个省级入境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嗨游”。此外,浙江的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在文旅场景的覆盖率以及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商店数量,在全国均居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入境来浙‘一站办理’、支付服务‘一路畅通’、外宾入住‘一碰入住’,推动‘最中国的精致体验’和‘最国际的便捷服务’能够成为浙江的国际化金名片。”李新芳说。
“嗨游”平台 据浙江文旅政务
过去五年,浙江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
“让老百姓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有地方’,让公共文化服务‘有温度’,让公共文化供给‘有精度’,让基层文化‘有人才’。浙江正在做的,就是努力让每一座文化设施成为‘精神加油站’,让每一场文化活动都变成‘幸福播种机’。”李新芳用四个“有”,总结浙江“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成果和实践。
目前,浙江已建成启用之江文化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等文化综合体和文化地标,还有1.6万余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8万余个农村文化礼堂、1600余家城市书房、1000家文化驿站和1000家乡村博物馆星罗棋布在全省大街小巷、乡间村舍。“它们就像家门口的‘文化便利店’,是群众无差别共享的‘精神食堂’。”李新芳说。
之江文化中心 据视觉中国
为了推动公共文化的服务“有温度”、供给“有精度”,浙江推动实现线上资源的精准推送和线下活动的按需配送的双向奔赴。过去五年,浙江打造了“文艺赋美”“全民艺术学堂”“村晚”“村拍”等一批创新品牌,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同时开发上线了“浙里文化圈”小程序,汇聚并提供了4000多个文化菜单项目,形成“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文化空间”,全省已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线看展览、借图书、学才艺、听讲座。
培育更多文化人才队伍,是高赋能建设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浙江已选派1574名文化特派员“下沉”农村一线,集成资源系统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3万场次,带动派驻地增收3.4亿元。目前,全省建立了7万多支基层文艺团队,培育了5400多家文化示范户,乡村文化能人将近2万人,为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黄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