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乡村=向往的生活!遂溪与车友的双向奔赴
创始人
2025-11-19 15:05:22

遂溪,藏着惬意的旅居日常。一批批“房车候鸟”新老朋友已奔赴而来。

在江洪笑口滩房车营地,有的游客在处理新鲜海鲜,有的游客在弹奏音乐,有的游客在附近红树林栈道欣赏夕阳。数公里外,典型村城月镇吴西村、河头镇油河塘村同样汇聚着天南地北的旅人,他们在帐篷下谈笑风生,满是烟火温情。

作为国际长寿养生基地,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遂溪,是冬养旅居的优选之地。近年来,遂溪县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盘活旅游资源,深耕康养产业,让房车旅居成为冬养风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硬件提质 设施升级强支撑

“以前哪敢想,卫生死角能变成网红打卡地。”谈及江洪笑口滩的变化,当地人感慨万千。曾经的笑口滩垃圾堆积、无人问津,如今却凭借环境整治,形成“滩、海、栈道”有机联动的休闲体验带,吸引房车旅居者聚集。这背后,正是“百千万工程”对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升级。

目前,笑口滩及周边区域现已建成集烧烤区、烟花区、观海区、沙滩车竞技场和露营区于一体的多功能游乐园。自笑口滩房车营地试运营以来,营地已吸引大量自驾游爱好者前来体验,2025年春节期间更是创下单日接待200辆房车的高峰纪录。“在这里,逛码头赶海,吹吹口琴聊聊天,一天过得充实又自在。”来自黑龙江的旅居游客吴女士感慨“感觉像家一样温暖”。

在“百千万工程”带动下,遂溪各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一批滨海景点、美丽乡村、特色营地接连升级,成为吸引四方游客的亮丽名片。

典型村的蝶变同样亮眼。油河塘村联动企业、凝聚村民合力,围绕“和美乡村、产业兴村、人文传承、基层治理”方向建设村庄,完善道路、绿化、公共服务设施,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一幅业兴、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图景。“这里环境干净舒适,空气清新,我已经把这里的见闻通过网络分享给很多朋友了。”来自山东的高先生由衷赞叹。

从吉林远道而来的徐女士,十月中旬来到这里旅居,对油河塘村的设施配套更是赞不绝口:“村里体育设施齐全,营地卫生每天有人打理,水电目前是公益性的,用得很方便。我经常去周边香蕉林散步,这里去镇上采购物资也方便。”

人文关怀 温情聚力待远客

吸引众多“旅居候鸟”前来遂溪的,不只有美食与美景,更有当地淳朴温暖的人文情怀。遂溪人以温厚和热忱接待每一位远客,让旅居者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冯女士在江洪醉美夕阳打卡点旁旅行摆摊,经营一家咖啡店,目前已有两个多月,并计划留在遂溪过年。“这边的政府和居民都非常热情,每天能吃到新鲜海产,看看海与日落,生活很惬意。”她笑着说,“从老人到孩子,我交到了很多本地朋友,体验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不少放学路过的小朋友也喜欢与她嬉笑玩耍,还主动向周围人推荐她店里的咖啡。

另一边,吴西村已有40余辆房车停驻。为完善旅居配套,村里专门规划设置房车打卡点,配备20余个用水用电接口,免费提供无线网络和蚊香等物资,并建有洁净的卫生间与热水淋浴房。此外,村里还增设免费垂钓鱼塘,打造花园式生活区,全方位满足房车旅居者的日常需求。

吴西村党支部书记唐聪荣介绍:“我们向旅居者开放长者食堂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里的绿化也做得很好,希望打造一个像花园一样的房车营地。”村干部每日巡查并与旅居者沟通生活情况,党群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及时响应各类需求。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当地也积极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邀请房车旅居者参与“四小园”种植、体验“打翁鸡”等民俗活动,并鼓励他们走进长者食堂与本地老人互动,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也让遂溪的孝亲传统与乡村风情得以传播,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业态融合 一车带动一方兴

在遂溪江洪镇,房车旅游已与当地滨海风光、渔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以车引流、以景留人、以文促旅”的发展格局。

江洪镇坐拥仙裙岛、笑口滩、江洪肚村观海碧道、听涛林公园等优美滨海景观,鲤鱼墩贝丘遗址、渔业工会旧址等深厚人文遗迹,以及鱼干、鱼露、鱼肚汤等独具风味的特色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多元。

在江洪镇党委书记吴俊看来,房车旅客过来带动当地超市、餐饮等消费,也能通过他们把江洪镇推介出去,形成“打卡—传播—引流”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扩大江洪镇滨海自驾旅游的影响力。自房车营地试运营以来,日常周末及小长假入住率稳定在50%以上,吸引全国多地自驾驴友专程前来,不少驴友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露营体验,让更多网友认识到江洪。

房车旅居者的到来直接带动当地农产品消费,吴西村曾为“房客”赠送甘薯、玉米等本地农产品,不少村民也会向旅居者售卖自家种植的蔬菜、特产,让本地农产品有了更多销路。同时旅居者在社交平台分享旅居体验,大幅提升吴西村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为后续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唐聪荣表示,当前吴西村正积极推进房车营地、民宿与生态农家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集停车住宿、农事体验、文化感知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强农富民。

撰文:傅晓冰 甘雨洁

摄影:吴东俊 龚钰坤 郭龙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随笔|我把芫荽炒成菜 文|臧彦钧 馋人多半喜欢自己下厨。除了自己动手不用求人外,更多的是能在烹饪过程中自由发挥,抛开前人的...
4分钱的壳配3毛钱的肉?不少成... 对于热爱美食的当地人来说 在夜市或者美食街 都看到过这种“流量食物” ——蒜蓉粉丝烤扇贝 而且价格还...
全国首个以宋词为核心主题的演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浩穿越回李清照的时代与其展开时空对话,化身为玩家体验真实宋代生活……近日,在济...
“全球文旅轻创业计划”在京发布... 2025年11月17日上午,“银发文旅项目发布会暨全球文旅轻创业计划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城事|办理口岸过百,台湾“首来... 据央视新闻消息,19日,国台办举行例行发布会,大陆持续释放旅游福利,首次来大陆的台胞“首来族”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