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共建美丽新西藏】骆明飞:先做学生,再做先生
创始人
2025-11-19 10:49:42

(来源:中国西藏网)

转自: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在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交流的过程中,骆明飞得知,西藏的渔业没有实现产业化,但是西藏的许多地方,如林芝,是希望发展渔业的。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利用在珠海积累的经验到西藏去推动高原渔业发展呢?

骆明飞是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现代渔业研究所副所长,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带着这样的想法,2022年,他报名成为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的一员,到西藏担任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如今援藏期满回到珠海的骆明飞回想起三年的援藏时光时说,让高原渔业在林芝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图为骆明飞(右)带徒弟尼玛旺堆学习如何科学观察鱼苗的繁育过程 受访者供图

初到高原,这里的一切都让骆明飞感到新奇:他第一次爬上雪山,蓝天白云让他感到震撼;他第一次接触到当地的藏族群众,他们热情淳朴。但很快,骆明飞也感受到了新的环境给他工作带来的挑战:西藏产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和内地有较大差别,之前在珠海一些成熟的经验做法无法直接复制到这里。想要在这里发展渔业产业,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更加深刻地了解西藏的条件。

骆明飞说:“要先做学生,再做先生。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西藏,把一些短板转化成发展的优势。既要发扬老西藏精神,又要发扬特区精神,因地制宜地把珠海的经验技术理念融入到西藏发展中来,推进西藏的渔业发展。”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调研,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养殖品种和可复制、易推广的渔业养殖模式,让鲜活的鱼虾出现在当地群众的餐桌上。

图为骆明飞(左一)为林芝一中学生科普高原渔业知识 受访者供图

在他们的努力下,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一个新产业,也在当地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养殖人才。看着那些从当初鱼苗、虾苗都分不清的门外汉,如今成长为这个产业发展的土专家、技术骨干,骆明飞感到很欣慰。他说,这些当地的技术人才必将成为这个产业的星星之火,为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援藏临近结束时,骆明飞写了一首小诗,诗中写道:“三载援藏行,一生高原情。使命扛肩上,岁月鉴初心。”三年时间转瞬即逝,但是足够让骆明飞这个土生土长的沿海人成为一个“西藏人”。在林芝工作时,他很喜欢吃当地的藏面,隔三差五都要去农场对面的藏餐馆吃上一顿。骆明飞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到了如今西藏的飞速发展,他说,援藏工作队一批接着一批,援藏干部一茬接着一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西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中国西藏网 记者/冯重霖 德吉卓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行同意书公证认证流程 出行同意书公证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给未成年人单独出行上个“法律保险”。它能向相关部门和机构证明,监护人...
有人在佛山西樵山景区徒手爬峭壁...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广东佛山西樵山景区,有游客在观景台对面山壁攀爬,视频中,崖壁相对陡峭,且画面内显...
原创 南... 在南方的餐桌上,有四种食物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方式,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对于来自北方的朋...
沉浸式宫宴,“娱+吃”旅游双要... 沉浸式宫宴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的商业现象,而是文化自信提升、体验经济崛起与产业创新驱动共同作用的结...
民航联盟:三亚机场新增韩国清州... 民航联盟:三亚机场新增韩国清州定期国际航线 2025年11月17日23:54,由德威航空执飞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