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到“留量”,方便面行业穿越周期的升维之战
创始人
2025-11-19 10:42:55

在健康饮食理念影响下方便面市场面临较大增长压力,品牌从口味研发到非油炸和健康化产品调整,再到IP联名和海外拓展等不断尝试,想要突破瓶颈。

但非油炸面如何兼顾健康与口感,技术革新能否突破品质瓶颈,供应链优化怎样赋能产品,国内品牌又如何建立国际影响力这些依旧困扰着行业向前进步。

创新口味不断,却又高度重合

近期,联合利华推出全新品牌Namdong,据介绍,该品牌提供韩式风味面食,有牛肉汤、鸡肉汤和素食泡菜汤三种不同的口味,每种口味的灵感都来自韩国传统的炖菜,且包含袋装和桶装两种包装形式,并配有单独的辣度包,消费者可以选择辣度,这为我国方便面行业口味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我国方便面市场口味虽五花八门,例如,某品牌推出的酸萝卜老鸭汤面、延吉辣鸡汤面、百香果味鸡汤面等,但占据主流的依旧是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面等老口味,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能与这些口味匹敌的新口味。

而且随着入局品牌越来越多,口味不可避免的出现同质化等问题。除了口味相近,产品的组成、规格等方面也缺少新意与特色,使得不同品牌的方便面很难形成鲜明区分,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同质化问题。

比如某企业推出“老坛酸菜牛肉面”受到大众喜爱,但随后另一企业也推出了类似产品“陈坛酸菜牛肉面”,二者产品名称仅一字之差并且包装的颜色都一样是紫色;并且两个企业旗下的两个品牌在包装、口味上难分伯仲,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调侃“面饼、蔬菜包、叉子都一样”。

高度重合的产品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很难区分不同品牌的特色也容易产生选择疲劳,同时也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长期来看,只有真正的创新才是企业保持长久发展的动能,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品牌还是小型品牌,都应在未来发展中看重实质性的创新,而非仅仅充当既有成果的追随者。

标榜健康,非油炸≠真健康

方便面按制作工艺分油炸和非油炸两种,现在市场上油炸方便面较为常见,但随着消费需求的改变非油炸较受欢迎,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大品牌纷纷布局非油炸赛道。某品牌推出“鲜Q面”锁定“0油炸”概念,主打“鲜Q口感,宛如鲜煮”的低脂低负担卖点;该品牌还推出了以“0油炸煮面,快煮食用”为卖点的鲜熟面新品;另一品牌则推出了主打非油炸的“兰州牛肉面”。

这种转变源于油炸方便面存在的明显短板,油炸工艺会让面饼的油脂含量升高,对于那些很注重饮食健康的人来说可能会放弃吃泡面,数据显示这部分人群并非少数派。《2022中国青年健康饮食习惯调研报告》显示,超九成的受访青年在乎饮食对身体的影响,而在年轻人尝试过的健康饮食方案中,排名较高的就是“低脂饮食”占比36.3%。

从需求来看,部分消费群体对非油炸的健康期待可能过于集中在“低脂肪”上,而忽略了其他维度,笔者查询,2023年《食品化学》研究指出非油炸泡面丙烯酰胺含量仅比油炸泡面低12%,优势并不显著,并且为了提升口感往往添加很多淀粉改良剂如醋酸酯淀粉,钠含量甚至高于部分油炸面。

目前,行业内仍在积极推进非油炸产品的研发,致力于优化口感和调整成分,以满足市场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尽管非油炸方便面是方便面品类的有益补充,但不宜将其定义为“绝对健康”,判断其健康属性,不能仅看“是否经过油炸”这一单一标准,还需综合考量成分构成,包括改良剂种类、钠含量等多重因素。

技术限制,口感与健康难平衡

在如今这个健康理念盛行的时代,非油炸方便面作为健康化驱动的产物受到广泛关注,智研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指出,2023年我国非油炸方便面市场规模达71.45亿元,较2022年增长19.44%。但市场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挑战,部分消费群体对现有非油炸方便面的满意度不高,社交媒体上常能看到类似“味道欠佳”“面条不易入味”等反馈,这表明大众除了图方便,同样青睐口感和味道俱佳的产品。

但从行业层面看,为了凸显健康属性,非油炸方便面往往不得不在口感上做出妥协,这也直接导致了消费者觉得这类产品“不够好吃”的印象。造成这种口感差距的核心在于生产工艺,非油炸面为了降低脂肪含量采用热风干燥、冻干、微波干燥等干燥工艺,但这些工艺也带来了问题,比如热风干燥技术会使面条复水性变差,往往需要更长的浸泡时间才能泡开。

相比这下,油炸方便面不仅复水快汤汁也更容易渗透入味,但代价是油脂含量显著升高。这种口感差距是阻碍非油炸方便面赛道发展的障碍,但也指明了突破的方向,某品牌推出的0油炸新品鲜Q面宣称以“热冷交替”工艺提升口感,单篓预煮受热匀,三次过冷水防软趴,超50m/s强风干燥,使面条形成更多微气孔更易吸汁入味。

健康化无疑是方便面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口感作为方便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样不可忽视。目前虽然有品牌在平衡健康与口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期来看或许需要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先进的技术与工艺。

IP联名效果有限,业绩增长还要靠实力说话

由于IP合作往往能带来流量助力拓展市场提升销量,消费品领域跨界联名的形式愈发多样,各类IP合作已屡见不鲜,即便在方便面这类产品上,带有特定IP元素的产品也容易获得关注,随着消费群体的不断更新换代,Z 世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深入年轻人圈层的IP进行跨界合作,正是实现品牌拉动业绩的一种途径。

某品牌财报数据显示,其推出的“剁椒鱼片汤面”IP联名、“酸香爽金汤肥牛面”小黄人联名及“迷你桶”户外/宵夜场景,2024年销量合计贡献约8亿元增量,占方便面总营收3%;另一品牌与“功夫熊猫”IP联名,推出联名款方便食品,推动品牌年轻化,产品在2024年营收增长3.8%至3.27亿元。

尽管其IP联名产品有销量增长,但从整体占比来看8亿元增量仅占总营收的3%,不难看出联名产品虽有成效却难以对企业业绩起到关键作用。这背后有诸多原因,联名热度通常难以长久维持新鲜感容易消退,且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品牌都在开展联名活动,选择增多注意力被分散单个联名产品很难持续吸引关注。

品牌若想有效拉动销量,不能仅依赖IP联名,也要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深入调研消费者需求,研发出契合大众口味、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优化营销渠道,除了线上推广还要重视线下铺货与促销活动,扩大产品触达范围;此外,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全方位促进销量提升。

海外市场成新蓝海,想要立足难度并不低

国内方便面市场历经多年发展,增长空间已明显受限,不少企业亟需寻找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来扩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拓展海外市场正成为方便面行业寻求新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产能提升是支撑海外扩张的关键一环。

有关数据显示,某品牌在印尼将产能提升40%,这意味着企业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很关键,毕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能跟得上市场节奏满足消费需求的企业才可能不被淘汰;产能的扩大还增强了品牌在印尼方便面市场的稳定性,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稳定的供应应对其它品牌的竞争。

尽管中国方便面在海外市场有一定的销量,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品牌尚未建立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饮食符号,与韩国火鸡面和日本拉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相比,中国方便面缺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能让全球消费群体快速认知和记忆的产品形象。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品牌推广力度不足,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全球营销策略,而且在产品特色打造上可能没有突出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导致在国际市场上辨识度不高难以在众多国际品牌中脱颖而出。

国际市场虽然有拓展空间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标准差异大口味偏好也各不相同,这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行业也需要不断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策略上发力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才有可能在全球方便面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注入新活力,技术驱动产品革新

在食品工业化不断升级的当下,技术创新正为方便面行业注入新活力,从生产工艺到产品体验,一系列技术驱动的革新正在重塑这一传统品类的发展格局。

部分企业将航天领域的温控技术与FD冻干技术引入方便面生产,为口感升级提供了新路径,航天温控技术可稳定精准控温,让面饼劲道爽滑确保方便面口感一致;FD冻干技术在低温真空下除水分,保留食材细胞结构与新鲜口感。例如,某品牌应用航天专利温控技术,确保方便面面饼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口感,稳定产品核心品质;同时,在料包方面,则应用FD冻干技术对蔬菜包进行脱水处理,锁住其营养。

在汤料方面,技术创新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满足对“好汤”的需求,某品牌创新运用航空FD冻干工艺也就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发了冻干汤包。该技术是将湿物料冻结到共晶点温度以下使水分变成固态的冰,然后通过抽真空将物料中的水分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排出物料之外的一种干燥方法,能在不添加防腐剂的前提下实现长久保鲜还能还原鲜汤口感。

除了食材处理,企业还聚焦生产设备与工艺的细节优化从关键环节提升产品品质。例如,通过调整螺旋挤压设备转速、微膨化设备腔体内外压差及改良切面刀片等关键工艺点,某品牌研制出特厚型、波浪型、小刀削型与大刀削型这四种不同的面型,同时还推出了经典川味系列产品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系列产品。

技术应用正让方便面产品呈现出多元变化,越来越多企业将其转化到生产中使产品的口感层次不断丰富,技术革新也让方便面更贴合当下的饮食需求。

维度上升,建设韧性供应链成共识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市场需求波动频繁再加上各种突发状况都可能给企业供应链带来冲击,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较2023年增长了38%,主要原因包括工厂火灾、劳资纠纷、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对于方便面行业来说若供应链缺乏韧性就容易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受阻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某品牌在小麦主产区建立全产业链基地,跳过中间商,用自有物流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损耗,通过一系列整合,将“1系列”成本降低15%,也让企业在市场中有了较大的利润空间。另一品牌在河北康保县康巴诺尔地区、陕西神木、新疆喀什等地,建立了多个“环境友好蔬菜基地”,这些基地采用“企业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提升了上游采购的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

供应链布局不仅仅关乎成本也是对产品品质的有力保障,该品牌在河北邢台基地推广优质麦种“师栾02-1”并统一种植标准,收获的小麦直接供应自家面粉厂,加工时优先选用优质麦芯粉制面,从源头种植到加工环节全流程严格把控,确保了面条口感和味道始终稳定如一。

高效稳定的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之一,为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方便面行业各大品牌都在积极探索提升竞争力的路径,除了上述通过产业基地布局优化成本与品质的模式,还有企业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系统优化库存周转,优化成本,企业都在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供应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行业思考:方便面行业发展较快,在市场拓展中部分品牌过于侧重短期流量,对产品核心体验打磨不足,导致消费者对品类价值感知趋同,这些问题是行业在发展期间的常见挑战,需全行业共同突破,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随笔|我把芫荽炒成菜 文|臧彦钧 馋人多半喜欢自己下厨。除了自己动手不用求人外,更多的是能在烹饪过程中自由发挥,抛开前人的...
4分钱的壳配3毛钱的肉?不少成... 对于热爱美食的当地人来说 在夜市或者美食街 都看到过这种“流量食物” ——蒜蓉粉丝烤扇贝 而且价格还...
全国首个以宋词为核心主题的演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浩穿越回李清照的时代与其展开时空对话,化身为玩家体验真实宋代生活……近日,在济...
“全球文旅轻创业计划”在京发布... 2025年11月17日上午,“银发文旅项目发布会暨全球文旅轻创业计划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城事|办理口岸过百,台湾“首来... 据央视新闻消息,19日,国台办举行例行发布会,大陆持续释放旅游福利,首次来大陆的台胞“首来族”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