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的寻常巷陌里,总能寻到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味觉记忆,是广东饮食文化中亲切而温暖的一笔。制作家庭版的广东云吞面,无需过于繁复的工序。汤底是灵魂所在,寻常家庭不便熬制大地鱼汤,可用猪筒骨与鸡架同煮,加入几颗干贝增鲜,慢火煲上一两个小时,汤色渐呈浅金,滋味便已足够醇厚。
若想更省时,以优质鸡汤为底,投入一小块金华火腿一同熬煮,亦是取巧的妙法。云吞的馅料讲究鲜嫩,通常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猪前腿肉,手工剁成粗茸,保留些许颗粒感。拌入少量鲜虾仁、少许斩碎的鲜虾肉,调入适量盐、糖、白胡椒粉和少许生抽顺同一方向搅拌上劲,最后点几滴芝麻油增香。
正宗的云吞皮薄如蝉翼,家常制作可购买现成的全蛋云吞皮,包裹时放入馅料,用手指虎口轻轻一攥,捏成金鱼尾巴状即可。面条则推荐选用碱水竹升面,这种面用鸭蛋和面,以竹竿压制而成,口感爽脆弹牙。煮面时水要宽,火要旺,面条入锅迅速拨散,煮约一分钟便可捞出,这样的面条才不粘牙,充满筋道。
将煮好的面条垫于碗底,其上码放煮熟后皮薄馅靓、透出微红虾色的云吞。再将滚烫的高汤缓缓沿碗边注入,避免冲散云吞与面条。最后在汤面点缀几棵烫熟的脆嫩青菜,如生菜或菜心,再撒上一小撮切丝的韭黄提香。一碗家庭制作的广东云吞面便告完成。汤清味鲜,云吞滑嫩饱满,面条韧性十足,三者相辅相成,每一口都是扎实而熨帖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