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韩国明明是发达国家,却总是一副吃不起肉的样子?
创始人
2025-11-18 20:02:26

只有米饭和泡菜,其实也是我们对韩国的刻板印象。

提到韩国饮食,我们脑子里浮现最多的应该还是泡菜。不管是我们看电视剧,亦或是电影,韩国影视中最常见的吃饭场景就是泡菜和米饭。

因为看多了类似的场景,以至于很多人就认为,韩国是不是吃不起肉,不然为什么每天吃的总是米饭配各种各样的小菜。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固有印象,还是因为受到了韩国影视文化的影响,而实际上,韩国作为一个亚洲新晋的发达国家,在肉类消耗上,要比我们想象的更高。

先看韩国经济。2025年,韩国人均GDP约为3.6万美元,属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比隔壁的日本还要高一些。

当然,人均GDP还不能够说明真实的收入水平,那么韩国的真实收入水平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以最低薪资为例,根据韩媒的报道,到明年开始,韩国的最低工资将会上涨到11129元人民币,最低时薪为53元。

这意味着啥?

这意味着在韩国,不管你是环卫工人还是外卖小哥,亦或是流水线工人,你能够拿到的最低时薪就是53元,换算成月薪的话,差不多就是1.1万人民币。

这么高的薪水,且还是最低薪资,那么有没有可能韩国的物价非常高呢?

我们以星巴克为例,在韩国星巴克,一杯美式折合人民币23元,拿铁26元,而在国内,分别卖30元和33元,但哪怕是现在,韩国税前最低月薪也有1.04万人民币。

不过虽然最低薪资已经很高了,但韩国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仍然比较严重。2021年韩国基尼系数达到0.452,收入差距较大。

韩国前10%家庭年均收入为2.1亿韩元,而后10%家庭年均收入仅为1019万韩元,差距超过20倍。

这种收入分配不均也导致大量普通民众对肉类价格敏感,形成了“吃不起肉”的社会印象。

但要说真的就吃不起肉,那肯定也是夸张的说法。

从肉类消费量来看,韩国人均肉类消耗58.4-63.2公斤/年,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韩国大米消费量,目前韩国一年大米消费量在55.6公斤,而韩国肉类消耗要比大米更多,这也说明大米这种主食,在韩国反而没有肉类摄入的多。

这意味着,韩国并不存在吃不起肉的说法,反而相比之下是“吃不起米”了。

从历史趋势来看,韩国人均大米消费量近年来持续下降,这一趋势与韩国饮食习惯的改变密切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米作为韩国人重要主食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大麦制品、豆类、玉米等替代。

与此同时,随着韩国近年来经济不断增长,肉类的摄入增多,也取代了大米的摄入。

作为对比,我国人均肉类摄入量在70多公斤一年,从数字来看还是要比韩国更高的;具体到粮食上,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是124公斤,这里反映的是粮食而非大米单一品种,其实算下来也差不多。

由此呢,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仅从肉类摄入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一年要比韩国人吃更多肉,就饮食结构而已,许多人的生活条件其实已经和韩国人差不多,甚至要比韩国人吃的更好的。

韩国人肉类消耗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低,但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主要原因还是,韩国的肉算是比较贵的。

和我国菜市场一斤十多元,甚至更低的猪肉比起来,韩国五花肉一公斤要五十多元人民币,甚至更贵。

而韩国牛肉则更贵,尤其是本土韩国牛肉,定位高端,价格也高达几百元到上千元,对普通韩国人来说,吃牛肉也只能吃进口牛肉。

所以这也导致,韩国最喜欢食用的是猪肉,这一点和我国的肉类结构其实非常接近。在猪肉消费者中,五花肉是最受欢迎的,有60%的韩国受访者表示最爱食用五花肉,每个韩国人每年平均消费7.2公斤五花肉。

考虑到韩国烤肉和五花肉最配,这也说明了烤肉在韩国心目中的地位。

韩国肉类普遍价格较贵,哪怕是在最低薪资万元的韩国,也有不少人吃不起肉,主要原因还在于,韩国肉类高度依赖进口,而我国肉类尤其是猪肉则几乎是自产自销。

在韩国肉类中,猪肉自给率只有51%,只有一半可以自产自销,另一半则依赖进口;在牛肉上,韩国牛肉自给率则更低,只有34%,所以也导致韩国牛肉价格更高。

这背后是韩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17%,这导致韩国粮食自给率不足25%,先天条件就限制了韩国畜牧业的发展,加上长期推行农业保护,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重税,这也进一步推高了韩国本土农产品价格,也拉高了外国进口肉类价格。

从饮食文化变迁来看,也可以窥见韩国的经济发展全貌。一开始韩国的确是大米泡菜居多,在1980年代的时候,韩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仅12.9公斤,但是到了2000年,韩国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了日本。

然后一路增长到今天,韩国肉类消费量超过大米消费量,这也反映出韩国人饮食结构的现代化转变,但传统上韩国饮食仍然以米饭和泡菜为主,这也加强了我们对韩国“吃不起肉”的印象。

总的来说,在一个发达国家里,我们谈论一个吃不起肉的古老饮食困惑,这本身就多少不合时宜,毕竟发达国家的定义,最基础的应该就是摆脱基本的温饱需求。

所以,韩国并非真的“吃不起肉”,而是肉类消费存在结构性的矛盾,进口肉类价格相对合理,但和本土肉类比起来,本土肉仍然很高,差异和分化,导致了不同收入阶段对不同肉类的偏好。

又叠加韩剧韩国电影的传播影响,导致我们对韩国形成了固有的认知印象,误认为他们“吃不起肉”。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国的影视文化,的的确确是走向世界了的。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时代少年团六周年演唱会即将开唱... 亲爱的爆米花们~ 万众期待的 时代少年团 出道六周年演唱会「2025·爱你爱我」 将于 11月22日...
初雪映佳肴 棋赛添雅兴!吉祥敦... 岁末冬临,雪韵渐浓!当冬日初雪为敦化披上银装,林海雪原的清冽与地道珍馐的暖意撞个满怀,更有国粹象棋巅...
汉中3天2晚亲子游攻略:带娃探... 每年春天,我都会收到很多家长的咨询:“想带小学阶段的孩子来汉中,既能学点历史知识,又能亲近大自然,3...
湖北宜昌:彩林碧水醉游人 11月18日,从空中俯瞰湖北省宜昌市运河公园,彩林与湖水在冬日的阳光里熠熠生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