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更多文博场景讲解模式升级
创始人
2025-11-17 16:53:37

朋友圈里,一半人在西藏,一半人在新疆。经过近三年的流量沉淀与人气检验,今日的边疆地区已走过“被向往”的上半场,在“被读懂”的下半场中,走得更加扎实与深远。

不可否认,名山大川、湖光山色是边疆文旅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画面也确实赏心悦目。但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这种“只看风景” 的文旅模式早已陷入同质化竞争,已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审美疲劳与体验瓶颈,难以支撑游客日益增长的深度体验需求。

与之相比,除了拥有奇特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边疆地区独特的民族分布特点孕育了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内的独特文化模式,为地方文旅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西藏博物馆

文化遗产在传播与保护中不容忽视

“文”是文旅的灵魂。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的展柜中,更流淌在街巷烟火里,蕴藏于民间技艺间。从帕米尔高原到内蒙古草原,从雪域圣地到绿洲城邦,多元文化形态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文明最鲜明的特征。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现实载体,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悠久璀璨的中华文明。但文博圈注意到,由于地理、语言、传播等因素制约,许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尚未被广泛认知。这种关注度的不足,不仅影响了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呈现,也给传承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让这些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遗产“被看见”“被理解”,成为当前文化保护中的一大课题。

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

科技赋能文化新生

当前,以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技术手段,为文化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化传承发展全过程,能够推动文化保护、传播、体验等多个环节产生积极变革。文博圈认为,以大模型研发为突破口的人工智能应用,正成为文化场景创新的关键发力点。

越来越多头部文博机构采用已完成模型与算法双备案的“博问大模型”作为智慧底座,培育自身的专属大模型。对此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若寒解释道,“专属模型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库,更是一个能够持续学习、自主优化的智能体。它能整合文本、图像等多源数据,构建从具体器物到抽象精神的完整文化认知体系,从而让原本孤立的文化‘碎片’,在更宏大的叙事语境中被重新解读,积极培育很有必要。”

更重要的是,AI导览系统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将持续反哺博物馆的专属大模型,推动其实现动态更新与自我完善,逐步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传承生态。

以人工智能,重塑文化叙事方式

文博圈经调研得知,多地区文博机构正积极进行导览相关的智慧化建设,相关场馆近期上线的AI智慧导览系统,均以专属大模型为技术支持,通过跟随式讲解和问答交互引导用户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有效促进了文物阐释效能系统性提升。

部署可进化、善讲述多民族文化交融故事的AI交互终端现已成为多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共同选择之一。从文博行业视角审视,科技赋能文化体验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实现博物馆现代教育与社会服务职能的战略性路径。

通过多媒体与互动装置等技术的系统性运用,博物馆得以构建一个高参与度的“体验场”,将单向的知识传递,升华为一场激发主动探索的认知旅程,从而使静态的展览焕发出生动的叙事魅力。

不断发展的创新技术与中华民族丰厚文化资源,正以生生不息的活力,为中国文博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物质积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昌:以航天为引擎 夯实民生之... 今年 文昌迎来撤县设市三十周年 这座坐拥航天发射场的滨海城市 以航天产业为重要引擎 推动各项事业稳步...
腾讯地图如何添加露营基地? 运营露营基地最无奈的就是:周末户外爱好者想找近郊露营地,打开腾讯地图搜 “露营基地”,你家基地却没出...
2025海南汽车生态露营博览会... “山海相连,人车共鸣”,11月16日,2025海南汽车生态露营博览会暨海花岛露营生活嘉年华(后文简称...
金黄诱香!云南香酥鸡米花,脆壳... 云南香酥鸡米花是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外酥里嫩的口感加上独特的香料搭配,让它在众多家常菜中脱颖而出...
资生堂暴跌11%,日本旅游股重... 据财联社11月17日报道,日本旅游类股大幅下挫,资生堂股价下跌11%。日本航空一度下跌5.8%。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