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动物园大熊猫围桌开宴、雪地撒欢,这波冬日萌系暴击火遍全球 重庆动物园熊猫翻滚 重庆动物园大熊猫幼崽百天见面会
创始人
2025-11-16 22:01:09

“快看!‘四喜丸子’排排坐干饭,‘渝可渝爱’在雪地里打滚啦!”2025 年 11 月 15 日,重庆动物园内欢呼声此起彼伏。当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一场专为大熊猫量身打造的冬日盛宴悄然开启:四只成年大熊猫围坐在特制木桌前,细品新鲜竹笋与果蔬拼盘。



另一侧的户外展区里,皑皑白雪覆盖大地,两只幼年大熊猫在雪人中穿梭嬉戏,时而扑腾打滚,时而追逐打闹。这温馨又治愈的场景被镜头定格,通过央视网等平台迅速传播,短短数小时内便收获数千万次浏览,海外网友纷纷留言 “被中国大熊猫的幸福生活治愈了”“这才是冬日该有的模样”。这场看似简单的动物趣味活动,不仅展现了大熊猫的萌态天性,更藏着中国生态保护的实践成果与跨文化传播的温暖力量。



重庆动物园作为全国拥有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动物园之一,目前已繁育饲养 24 只大熊猫,其中 “双双”“重重”“喜喜”“庆庆” 这两对双胞胎因其憨态可掬的模样被网友亲切称为 “四喜丸子”,而 2022 年出生的 “渝可”“渝爱” 更是凭借灵动活泼的性格成为新生代 “顶流”。11 月 15 日的这场冬日活动,是园方精心策划的 “动物丰容” 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丰富生活场景,让大熊猫在圈养条件下也能展现天性、健康生活。



清晨 7 时许,饲养员们便开始了忙碌的筹备工作。为了让 “四喜丸子” 的围桌聚餐更具仪式感,工作人员特意定制了符合大熊猫体型的实木餐桌与座椅,桌面经过防滑处理,边角打磨得圆润光滑,既保证安全又兼顾舒适度。食材的准备更是严苛至极:来自四川雅安的新鲜竹笋经过三次清洗,去除杂质与涩味。



胡萝卜与苹果被切成均匀的小块,搭配少量蜂蜜调制的营养酱,既提升口感又补充能量;就连饮用水都经过过滤软化,确保符合大熊猫的饮食标准。“这些小家伙嘴很挑,竹笋的糖度必须高于 8%,低于这个标准的都会被退回,比人类选食材还严格。” 饲养员李姐一边摆放食物一边介绍,“围桌聚餐不仅是为了好玩,更是为了培养它们的社交行为,让成年大熊猫保持良好的群体状态。”



上午 10 时,“四喜丸子” 在饲养员的引导下陆续登场。只见 “重重” 率先走到餐桌旁,用前掌扒住椅子边缘,慢悠悠地坐了下来,还不忘用爪子挠了挠耳朵,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观众阵阵发笑。随后 “双双”“喜喜”“庆庆” 依次就座,四只大熊猫排排坐的场景如同人类家庭聚餐一般温馨。它们时而低头啃咬竹笋,发出清脆的 “咔嚓” 声。



时而抬头张望,与身边的同伴对视一眼;“庆庆” 更是惬意地翘起后腿,仿佛在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有细心的游客发现,四只大熊猫的进食节奏各不相同,“重重” 吃得最快,一会儿功夫就啃完了两根竹笋,而 “喜喜” 则显得慢条斯理,每一口都细细咀嚼,还会时不时用爪子擦拭嘴角。这些生动的细节被镜头一一捕捉,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有网友调侃 “‘四喜丸子’的聚餐仪式感比我还足”“这坐姿简直是大熊猫界的‘优雅代表’”。



与 “四喜丸子” 的悠闲聚餐不同,“渝可”“渝爱” 所在的户外展区早已变成一片冰雪天地。为了给这两只喜爱活动的幼年大熊猫打造逼真的冬日场景,园方特意从南川金佛山采集了 4 吨无污染积雪,经过筛选处理后铺设在展区内,还堆起了两个戴着帽子、围着围巾的可爱雪人,雪人的 “眼睛” 是黑色的葡萄,“鼻子” 则是新鲜的胡萝卜,与大熊猫的食物遥相呼应。饲养员介绍,选择金佛山的积雪是因为那里海拔高、环境纯净,不会对大熊猫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天然积雪的质地更适合大熊猫玩耍,能最大程度模拟它们在野外可能遇到的冰雪环境。



“渝可”“渝爱” 一进入雪地就表现出极大的兴奋,“渝爱” 先是小心翼翼地用鼻子嗅了嗅白雪,随后便大胆地扑了上去,在雪地里打了个滚,黑白相间的毛发上沾满了雪花,活像一个移动的 “糯米团子”。“渝可” 则更具探索精神,它围着雪人转了两圈,突然用爪子拍打雪人的肚子,积雪簌簌落下,吓得 “渝爱” 连忙躲到一旁,随后又好奇地凑了上来,两只大熊猫你追我赶,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小小的脚印。



饲养员还在雪地里藏了不少苹果块和胡萝卜条,“渝可” 凭借敏锐的嗅觉很快发现了 “宝藏”,用爪子刨开积雪,叼起食物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而 “渝爱” 则学着哥哥的样子,在雪地里认真搜寻,偶尔找到一块食物就立刻塞进嘴里,生怕被抢走。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现场游客忍俊不禁,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快门声此起彼伏,像给两只大熊猫下了一场 “电子雨”。



这场冬日盛宴的背后,是重庆动物园对大熊猫饲养管理的极致追求。作为集繁育、科研、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动物园,重庆动物园在大熊猫饲养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体系。在饮食保障上,园方不仅对食材的产地、品质有严格要求,还会根据大熊猫的年龄、健康状况定制个性化食谱,比如给老年大熊猫准备更易咀嚼的竹笋嫩尖,给幼年大熊猫补充更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居住环境方面,每个大熊猫展区都配备了 “室内 + 室外” 的超大套间,面积不低于 300 平方米,室内铺设弹性竹纤维地板,保护大熊猫的关节,室外则种植了大量竹子和绿植,还设置了假山、水池等设施,让大熊猫能够自由活动、嬉戏玩耍。



更令人赞叹的是园方引入的 “智慧饲养” 系统。通过在展区内安装 30 多个高清摄像头和 AI 识别设备,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测大熊猫的行为状态,分辨它们是在觅食、玩耍还是休息,一旦检测到刻板行为,系统会自动推送 “丰容任务”,饲养员会根据提示调整环境或增加互动项目,确保大熊猫的身心健康。同时,每只大熊猫的 DNA 都被存入 “西南大熊猫基因云”,在繁育配对前,工作人员会通过大数据计算亲缘系数,避免近亲繁殖,保障种群的健康发展。去年 “渝爱” 曾因脱毛出现应激反应,园方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将它的血样、毛发等样本送往多家科研机构检测,最终采用南川厚朴、都江堰竹沥等天然食材配制药方,配合 38℃恒温水浴,经过 100 天的精心照料,“渝爱” 终于恢复健康,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这场看似普通的动物活动,之所以能引发全网热议,成为现象级爆款,不仅因为大熊猫本身的萌系魅力,更因为它契合了当下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态保护的关注。近年来,大熊猫作为中国的 “生态名片”,一直承担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熊猫频道自 2013 年创办以来,通过 7×24 小时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向全球展示大熊猫的生活日常,截至 2023 年底,全球活跃粉丝量超过 5740 万人次,内容总浏览量近 700 亿次,覆盖 20 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和多种语言,成为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要品牌。此次重庆动物园的冬日活动,通过央视网的镜头传遍全球,海外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喜爱之情,有美国网友说 “每天看大熊猫的视频是我最治愈的时刻”,日本网友则表示 “希望能有机会去重庆亲眼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熊猫频道的成功传播,得益于其 “先全球化、后本土化” 的精准策略。针对不同国家受众的特点和平台属性,熊猫频道会定制差异化的内容,比如在 TikTok 上推出趣味科普短视频,在 Instagram 上打造竖版全屏视频,契合年轻受众的观看习惯;在日本合作推出纪录片,结合当地文化特点传播中国生态保护理念。此次重庆大熊猫的围桌聚餐和雪地撒欢,被制作成多语言版本的短视频,在海外平台广泛传播,既展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萌态,又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中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果,这种 “润物细无声” 的传播方式,让国际社会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除了文化传播价值,大熊猫带来的 “生态经济” 效应也日益凸显。重庆动物园作为城市重要的文旅地标,近年来因大熊猫 “顶流” 效应吸引了大量游客,去年 “渝可渝爱” 命名投票活动,48 小时内收到 62 万票,微博话题阅读量达 3.8 亿,带动周边酒店周末入住率上涨 18%。此次冬日活动期间,动物园游客量较平日增长了 3 倍,不少家长特意带着孩子前来,希望能亲眼目睹大熊猫的萌态。园方顺势推出了科普讲解、熊猫摄影展等活动,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知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这种 “动物保护 + 文旅融合 + 科普教育” 的模式,不仅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更让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动物园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只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建立了完善的自然保护体系,大熊猫的野外种群数量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114 只增加到现在的 1864 只,受威胁等级从 “濒危” 降为 “易危”,这一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重庆动物园作为大熊猫人工繁育的重要基地,不仅为大熊猫的种群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公众看到了圈养大熊猫的幸福生活,传递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发展理念。



夕阳西下,重庆动物园的冬日盛宴渐渐落下帷幕。“四喜丸子” 已经吃饱喝足,在餐桌旁打起了盹;“渝可”“渝爱” 也玩累了,依偎在雪地里休息,夕阳的余晖洒在它们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游客们带着满满的喜悦和不舍离开,纷纷表示 “这趟旅程太值了,被大熊猫的可爱治愈了”“看到它们生活得这么好,真为中国的生态保护点赞”。而在网络上,相关话题的讨论仍在继续,大熊猫的萌态视频被不断转发,成为寒冷冬日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这场跨越国界的 “萌系暴击”,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熊猫的可爱与纯真,更让我们看到了生态保护的力量与文化传播的温度。从精心筹备的冬日盛宴到科学完善的饲养管理,从国内网友的热烈追捧到海外受众的广泛喜爱,大熊猫用它黑白相间的身影,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传递着和平、友善与希望。正如熊猫频道所坚持的,用有温度的传播模式,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重庆动物园的大熊猫们用最纯真的快乐告诉我们:当人类用心守护自然,自然也会回馈给我们最温暖的治愈。而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也是值得永远传承的美好愿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茶文化变得“可看可感可品”丨... “没想到六堡茶和黄精的搭配是如此美妙,六堡奶茶、六堡柠檬茶更是新颖,好喝!”游客李女士品尝完六堡茶新...
「南瓜燕麦」为什么成了精英们的... 南瓜谷物燕麦的爆红现象 在社交媒体上,健康早餐的潮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从传统的豆浆油条到现代的燕麦酸...
【1024·健康】“升糖大户”... 一提到升糖 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浮现 “忌口”“戒糖”“别吃主食” 这些关键词 甚至有不少人 给土豆直...
网红甜品“固体杨枝甘露”火了!... 近日,一款改良版美食“固体杨枝甘露” 在社交平台上悄然走红 与传统液态饮品不同 这款创意甜品 将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