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川:家乡美味入梦多|中原作家
创始人
2025-11-16 07:22:21

作者:杨白川

来源:辽宁日报

“无鱼不成席”“生吃蟹子活吃虾”“臭鱼烂虾,吃饭的冤家”,老家的这些带“海蛎子味”的俚语,我听起来觉得格外亲切。

“乡音无改鬓毛衰”,我已过耳顺之年,张口还是“海蛎子味”。口味亦然,提起家乡的海鲜,立马馋涎欲垂,舌尖味蕾大开。“家乡美味入梦多”,退休后,常回家乡,找机会解解馋。老家的海味绝对算得上美味,自然、朴素、纯粹,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刀工看上去也谈不上讲究,烹饪的方法也简单。老家吃的海鲜,就像生活在这里的人,质朴单纯,干脆直爽。

老家在北黄海岸边,过去叫大东沟,现在叫东港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80年代初,老家所在的小镇叫大东镇,小镇1万多人口,居民大多住平房,镇内有几条海沟直通海边,涨潮后海水的腥味飘散在小镇上空。特别是到了傍晚,家家户户敞开的门,飘散着大锅炖鱼的浓浓海鲜味。那时的连排房,一家一般是两间大小,一间卧室,一间灶房,灶房被一口大锅一个风箱占了一半,烧柴以芦苇叶、秆为主。

鱼有刀鱼、鲅鱼、偏口鱼、红头鱼等。做鱼先是葱姜爆锅,佐以大料胡椒,家常酱焖,鲜嫩入味。大锅的周围贴上一圈苞米面饼子,饼子的下半部分浸在鱼汤里,咬一口那饼子是鱼鲜味。玉米粥是吃鱼的标配主食。烹炸鱼一般都在过年过节,可能是因那年月缺少豆油的原因。

蒸煮是虾蟹贝类的一种吃法。掀开锅盖,今天是红红一盖帘子半尺长的大对虾,剥皮咬一口筋道鲜美,有时也把它穿成串儿,红红火火地挂在屋檐下晾干。明天是一锅帘子个个斤八两重的梭子蟹,顶盖肥,母蟹子满满的金黄,公蟹子一包膏脂。蟹子的一半肉差不多都在后腿部位,掰下放嘴里,那肉一瓣瓣的滑润鲜嫩。

煮白黄黑的蚬子、海螺、竹节蛏等贝类,关键是个火候,除海螺外,其他贝壳“张嘴”即好,海螺沸煮三两分钟即可,时间一长就煮“老”了。吃煮贝类,需涮掉泥沙,切不可用净水,需用煮过贝类的水,老家叫蚬子汤,用它涮着吃,才原汁原味。这汤也可用来下面条,海鲜味儿浓郁。

吃生猛海鲜,更是货真价实。蹬腿的蟹子、蹦跳的虾,掀掉蟹盖、扒下虾皮,蘸着酱油、醋,吃起来绝对鲜。 现在有了辣根调料,兑上吃味道更好。生吃的还有黑蚬子、海蛎子、青虾、沙虾、海螺切片等。深海的海蜇,切成丝,拌上蒜泥、香菜、辣椒丝等,再佐以生抽、白醋、食盐,滗掉海蜇下来的汤,一人来一大碗,像吃面条一样吃起来。

很多人喜欢把海鲜腌渍吃,也有用酱油酱渍的。腌渍的办法简单,葱姜切丝、食盐、大料,沸水冲泡,水凉后,将腌渍的海鲜倒入即可。记忆中老家可腌渍的海鲜有对虾、青虾、沙虾、梭子蟹、花盖蟹、嘟噜蟹、赤甲红蟹、黑蚬子、虾爬子、泥溜子等。

泥溜子学名叫泥螺,最有鲜味了。小时候吃泥溜子用不着去买,到三、四号苇塘前的海滩上“赶小海”,挑着两个水桶,随便地扒拣,这里是北黄海的淤泥质滩涂,虽没有别处岩石海岸峭立伟岸耐看,却有着丰富的海洋微生物,泥溜子,黄、黑、白蚬子等贝类海产,大量繁殖生长。这里的泥溜子个大肉嫩,我两只脚丫子在泥里拔来拔去,常常脚丫子拔得抽筋,一上午就能拣回两水桶泥溜子。泥溜子不能用淡水洗,一洗鲜味就淡了,带着海水倒进热锅里爆炒一下,捞出来,连泥带水全脱掉了,再爆炒,火候一定要掌握好,才鲜嫩。不用盘子不用碗,倒进盆里,端上桌。

吃泥溜子是技术活,外地人时常一吃一嘴泥。老家吃泥溜子的高手,把它放进嘴里,舌头翻搅,泥溜子肚里的那团泥连着壳,便一起吐了出来。我达不到这个水平,只能用筷子夹住泥溜子的“舌头”,轻轻地勒下泥包和螺壳,只剩下一团鲜嫩的泥溜子肉在嘴中咀嚼品味。

那时候,老家人喜欢喝当地前阳产的稻花香酒,一碗稻花香酒,一盆泥溜子,外加腌蟹子、活虾,真可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豪爽,那酒喝得有滋有味。

老家当年寻常百姓的这些吃法,想不到摇身一变,竟成了当今星级饭店、高档馆子里的“硬菜”。

我去过的地方,也常见到同老家相似的海鲜菜,可总觉得味道不如老家的海鲜地道纯正。老家那是大自然赏赐的好地方,去过的人,都会惊叹于那里无与伦比的海鲜食材。你到海鲜市场走走,到海边逛逛,会使你感到大自然对老家的慷慨馈赠,就已然登峰造极、羡煞旁人。

小镇边上就是渔港码头,涨潮了,现在正是老家“开海”后的捕捞旺季。几百条船乃至上千条船靠泊码头,一筐筐的海货卸到码头的货场,鱼有刀鱼、鲅鱼、偏口鱼、黄花鱼、鱿鱼、海兔子、八爪鱼等十几种,虾有对虾、青虾、沙虾,蟹有梭子蟹、赤甲红、花盖蟹、虎头蟹、虾爬子,贝类就更多了,黄、黑、白蚬子,文蛤、海螺、香螺等等。

老家百姓的饭桌上,可以几天没有肉,但一天没有海鲜,食无味,饭难下。饭店就更不用说了,“无鱼不成席”已成为老家人待客的礼数。老家海鲜的品种全,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胜在海产品的鲜度,好像从海里刚捞出来就下锅一样。是的,这里的酒店饭庄和渔船的船主,有着一种供货的默契,还有的酒店干脆自己也养船,不少海边的度假饭庄,就是这样,以确保海产的鲜度。要不怎么说,同样的海产品,在老家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老家的美味,热热闹闹却又轻轻松松地融合了传统饮食与现代商业,这里已成了“吃货的天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旅游怕踩坑?驴友实测口碑王... 北京旅游怕踩坑?驴友实测口碑王好途,0.01%投诉率的安心之选 来北京旅行,最头疼的不是攻略做不完,...
沿着高速看当代江西国企|赴一场... 翠屏环抱,清风拂面,碧波荡漾,云影蹁跹。11月13日,沿着高速看当代江西国企媒体一行走进承载“七仙女...
赶紧码住!一座很适合天冷躺平的... 潮新闻客户端 方可人 浙东有一座小城,它是“中国第一大群岛”,也是名副其实的“渔都”。 当城市的秋意...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有图可依!“... 近日,作为广东省“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的重要板块,“”文旅地图正式上线运行了;“游在广东”...
杭州自驾无锡周末游:当地导游带... 每逢周末,总有不少杭州朋友问我:"从杭州开车到无锡度个周末,想找当地导游带着车玩,该怎么安排?"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