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23次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在香港中华总商会礼堂举行。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省总商会会长陈志列,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事长莫志伟,以及粤港澳三地主要商会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人数超过50人。
11月14日,第23次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在香港中华总商会礼堂举行。(图/香港中华总商会)
本次圆桌会议以“携手出海 共拓商机”为主题,三地商会代表围绕“善用香港国际平台 建设高质量大湾区”以及“推动大湾区要素联动 启动粤港澳发展新动能”两大议题展开讨论,深入探讨粤港澳经济合作方向与发展机遇。
在本次会议上,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香港需要积极对接好“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内容,更好地担当“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展现“内联外通”双向平台优势。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方面,他希望善用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化湾区创科协同发展,通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与深圳形成“研发在港、制造在区内城市”的分工。此外,也希望用好香港平台功能,推动大湾区“软”联通,包括推动港资港法港仲裁、国际高端人才双向流动和执业、河套试点跨境数据流通等。
蔡冠深还指出,香港法律服务优势也值得关注,可以此为抓手,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大湾区企业或项目涉国际合作时可考虑选择香港作为仲裁地。此外,还需要用好香港国际网络,拓展大湾区全球联系,通过“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等机制,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区域合作。
蔡冠深也强调,粤港澳三地商协会应加强联动协作,引导企业有序、有效、健康、安全地开拓国际市场。他特别提到要推动“品牌出海”,善用三地各自优势,共同拓展全球商机。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省总商会会长陈志列表示,粤港澳三地商会应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东企业强化制造支撑、香港企业提升服务能级、澳门企业拓展平台功能,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产业生态。他倡议善用港澳国际化平台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组建“湾区联合舰队”共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并建立信息共享与风险预警机制,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把握商机。
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事长莫志伟表示,在“澳门+横琴”新定位下,澳门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强化琴澳两地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方面的要素联动,推进琴澳一体化建设。他建议粤港澳三地携手整合大湾区文旅资源,推出更多具有文化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文体活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机制由香港中华总商会、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澳门中华总商会等粤港澳主要商会于2004年共同创建,现有成员单位19家,本届会议由香港中华总商会承办。
会议上,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香港总商会主席陈瑞娟、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陈嘉贤、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会长郭英兰、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会长阎峰、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兼常务副秘书长黄醒林、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会长黎卓斌、澳门厂商联合会理事长冯信坚、澳门中国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理事长张国新、广东外商公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廖伊曼、广东民营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潘康虎、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执行会长黄国洪、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广东省地产商会副会长尹德辉、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吴宪、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副会长魏晓林等成员单位代表先后发言并讨论交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