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上7点,霓虹初上,贵阳市云岩区虎门巷的“邓记欣欣干锅牛肉”逐渐热闹起来。店内灯火通明,牛肉的浓香与辣椒的炽烈在空气中碰撞,一桌桌客人围炉而坐,谈笑风生,碗筷声与欢笑声交织成夜晚最温暖的底色。
“大学时被室友带来一次,就再也忘不掉这个味道。现在这儿成了我和朋友聚会的‘老根据地’。”老主顾陈文坤的一句话,道出许多人的心声。在这间300多平方米的店里,有刚下班的附近居民,有专程前来打卡的年轻人,也有行李还未放下就直奔而来的外地游客。
“我们从1992年开始卖牛肉粉,后来在老食客的建议下,慢慢研发出干锅牛肉、泡椒牛肉、黄焖牛肉等系列,其中干锅牛肉成了店内的招牌菜。”店主吴欣告诉记者。这门从父母手中接过的生意,已走过三十多个年头,也见证了这条街从单纯的生活街区,蜕变为本地人回味乡愁、外地人体验地道风味的美食地标。
老字号的活力,源自坚守,也来自不妥协的匠心。多年来,吴欣坚持选用贵州本地大黄牛的腱子肉与雪花牛肉,辣椒必用遵义七星椒,每一锅都经历3小时以上的手工炒制,才得以端上餐桌。
这份坚持,不仅留住了味道,守住了这条街的烟火气,更串联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店铺每年接待食客超1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外地游客约占三分之一。但最让吴欣感慨的,是那些跨越时空的陪伴。“很多客人从小吃到大,从一个人吃到带着一家人来。”他说,这里已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许多贵阳游子归乡的“第一站”与离乡前的“最后一站”。
“生意最旺时,店里一天要接待170多桌客人,而招牌干锅系列,每年能卖出超过3万锅。”吴欣看着店内熙熙攘攘的食客满脸笑意。
一锅牛肉,聚拢的是人气,激活的是街巷,延续的是文化。走在今日的虎门巷,历史文化与市井烟火彼此交融,传统风味在与时俱进的城市更新中愈发鲜活。这升腾的热气,正是贵阳人用一口锅、一份不变的老味道,炒制出的一片流淌不息的人间烟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黎娅茹
编辑 罗昌
二审 吴兵
三审 胡丽华
上一篇:小城风味志:被忽略的美食宝藏地
下一篇:阳澄湖挤爆?这个核心产蟹区才真香!蟹宴限时6折!客房3折特惠!送免费住宿惊喜 阳澄湖挤爆?这个核心产蟹区才真香!蟹宴限时6折!客房3折特惠!送免费住宿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