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销量” 网红“嗲沟小可爱”带火河曲小米红葱
创始人
2025-11-14 10:02:15

1112日,在河曲县旧县乡的黄土坡上,27岁的李红霞(网名“嗲沟小可爱”)正蹲在自家院子里直播。镜头前,她素颜扎着麻花辫,操着一口晋西北方言,向网友展示刚起的红葱:“瞅瞅这葱白多直溜,切开全是汁水,炒肉、炖鱼、拌凉菜,香得很!”短短三年,这位原本在城里当化妆师的姑娘,凭借真实质朴的乡土内容,成为一名拥有40万左右粉丝的“网红”,更带动家乡小米、红葱远销全国,让藏在黄土坡里的“土疙瘩”变身“金饽饽”。

初心记录烟火气,意外开启助农路

2020年,李红霞因怀念家乡的烟火气,便拿起相机,记录与家人相处的日常:姥娘在窑洞前晾晒糜米,父亲蹲在地头悉心侍弄红葱,奶奶用柴火灶熬煮着小米粥……“最初,我只是想留住这份乡愁,让漂泊在外的心有个温暖的念想。”李红霞说。她把拍摄的视频命名为“乡村治愈生活记”,以无滤镜、无脚本的纪实风格,真实呈现黄土高原上质朴的生活场景。

转折发生在2021年,当时她收到了一条私信:“太想念你姥娘家的糜米味了,能不能卖点给我?”这条留言让她意识到,那些藏在黄土坡的优质农产品,因信息闭塞而滞销。于是,她试着以20/斤的价格寄出糜米,没想到短短一周就售罄了。“乡亲们种得辛苦,东西却卖不上好价钱;城里人想吃绿色健康的食品,却找不到可靠的源头。”这份认知促使她转型,从单纯的“记录者”变成了热心的“助农人”。

一捧小米,熬的是河曲的阳光与温柔

河曲小米,自古便十分有名——这里地处晋陕蒙交界,海拔高、日照足、昼夜温差大,每一粒小米都充分汲取了阳光的甘甜与黄土的醇厚。然而在过去,好米却因销路窄,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李红霞偏要打破这层“窗户纸”。在她的短视频里,没有靠滤镜营造出的“精致感”,有的只是最真实的画面:清晨,她扛着锄头下地劳作,指尖捏起一颗饱满的谷粒;秋收时节,她蹲在打谷场,看着金黄的谷粒“哗啦啦”地落下;在厨房中,她舀上一勺小米,倒入半瓢山泉水,用小火慢熬20分钟。揭开锅盖的瞬间,米油稠得能挂勺,那股香气飘散开来,连邻居都探进头来,笑着问道:“又熬小米粥啦?”

“咱这小米,软糯又不粘牙,老人喝了能养胃,娃娃喝了长个儿,产妇喝了下奶……”她一边说着,一边舀起一勺小米粥,吹凉后递到镜头前,热情地说道,“尝尝!这可是咱河曲人的‘养生法宝’。”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看着就香!”“求链接!”“终于买到小时候那熟悉的味道了!”

一根红葱,呛的是生活的热辣与鲜活

比起小米的“温柔”,河曲红葱则是黄土高原上的“火辣担当”。它紫皮包裹、独根紧实,辛辣中带着清甜,是河曲人厨房里离不开的“灵魂调料”——炒菜放一截,去腥提鲜;凉拌切几丝,香得令人直吸气;就连包饺子时,在蘸料里加一勺葱油,都能让人多吃半盘。

但红葱难保存、运输损耗大,过去大多只在本地流通。李红霞却偏要把这份“热辣”送到全国。“你们看这葱——紫袍裹得紧,葱白长又直,切开全是汁水!”她举着一根刚拔的红葱,在镜头前“咔嚓”一切,辛辣的香气仿佛透过屏幕钻进观众鼻腔,“咱这红葱,耐寒耐旱,放一个月都不会糠心!买回去炒肉、炖鱼、拌凉菜,绝对让你家厨房‘活’起来!”

更绝的是,她还开发了“懒人必备”的红葱深加工产品:葱油熬得金黄透亮,滴两滴就能让白粥变香粥;葱酱拌面,一口下去满嘴鲜香;冻干葱粒撒在汤里,瞬间提味……“不会做饭的宝子也别慌,咱这红葱产品,简单一搭就能复刻河曲味道!”

与姥娘同框直播,让乡土人情成为最强“带货力”

“嗲沟小可爱”的走红,绝不是偶然的“流量运气”。她深知,网友买的不仅是农产品,更是对“地道风味”的信任、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为了让这份信任更具“温度”,她开创了“与姥娘共同直播”的模式——在直播间里,姥娘坐在炕沿上挑拣小米,她则举着手机介绍:“咱这小米是姥娘亲手挑选的,颗颗饱满!”这时,姥娘偶尔会插上一句:“这米熬出来的粥可香啦!”弹幕瞬间被“奶奶好可爱!”“想姥娘了!”之类的留言刷屏。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让用户的停留时长提升了177%

她还将短视频与直播深度融合:提前拍摄“熬小米粥”“做葱油饼”的过程,剪辑成“美食预告”;直播时现场制作家乡美食,从和面到出锅全程透明,用户不仅能看,还能跟着学。“以前一个月播1场,现在根据视频流量灵活开播,最长的一场播了3个多小时!”如此一来,直播时长提升了184%。而她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开始专注售卖自产的家乡特产——从河曲小米到红葱制品,每一样都贴着“嗲沟小可爱推荐”的标签,进一步强化了IP的可信度。

“小屏幕”到“大市场”,她让乡土味飘得更远

为了这份信任,她坚持“产地直发”:小米现碾现装,红葱当天起,每一单都标注清楚“哪块地种的”“啥时候起的”;为了保证新鲜,她和乡亲们学包装——小米用真空袋锁住米油,红葱用透气网兜防挤压,还贴心配上“熬粥小技巧”“葱油做法”;遇到售后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解决:“不满意就退,咱不玩虚的!”

更难得的是,她带着乡亲们一起“富”。直播时,镜头扫过帮忙打包的阿姨、地里起葱的大叔,她笑着说:“咱河曲人实诚,种的小米、红葱都是良心货,赚的钱大家分着花!”如今,她的直播间成了河曲农产品销售的“窗口”之一,小米和红葱的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连外地网友都留言:“原来山西还有这么好的东西!”“为‘嗲沟小可爱’点赞!为河曲味道喝彩!”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嗲沟小可爱”用最朴实的镜头、最真诚的话语,把河曲的“土特产”变成了“香饽饽”。她不仅让更多人尝到了河曲小米的软糯、红葱的鲜辣,更让大家看到了乡村振兴路上,一群普通人的努力与热爱——既有细腻入微的观察视角,又彰显着黄土高原儿女质朴的担当精神。

李红霞让黄土坡上的小米有了心跳,让红葱的辛辣变成致富的香气。李红霞的经历证明,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与资本,更需要像她这样“懂土地、懂人心”的新农人,用真实与温度架起城乡对话的桥梁。

本期编辑:康馨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喜欢喀什的理由第二季巴楚篇:巴... 是胡杨林间的风,是烤鱼飘散的香,是古老街巷的回响,是烟火人情的温度……巴楚的“味道”,藏在每一帧风景...
秋假赏叶热度爆棚 游客沉浸式体... 随着米仓山红叶进入鼎盛观赏期,四川旺苍各大赏叶点位迎来“人从众”模式,秋假首日客流突破2.5万人次,...
从“规模红利”到“价值红利”,... 当全球酒业受消费分级与环保压力冲击时,中国啤酒行业正完成从“规模红利”到“价值红利”的跃迁。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