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零食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三):东南亚零食市场出海图鉴
报告共计:30页
东南亚零食市场出海深度总结
东南亚零食市场规模已超1500亿元人民币,过去10年复合增速高于区域GDP水平,市场空间广阔且各国生命周期呈现差异化特征。该市场按发展阶段可分为三类:印尼、菲律宾、越南组成的成长期市场,规模大且增速高;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构成的成长后期市场,规模中等且增速趋于稳定;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培育期市场,规模虽小但增长潜力显著。
各主要市场呈现鲜明特点:印尼市场规模达500亿元,甜味零食占主导但风味零食增速迅猛,本土品牌在集中化格局中占据优势;菲律宾300亿元市场中风味零食占比接近一半,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高度集中格局;越南150亿元市场品类分布均衡,外资品牌主导且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泰国240亿元市场以风味零食为核心,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马来西亚100亿元市场则由甜味零食引领增长,外资头部快消品牌优势明显。
在东南亚出海的零食企业主要分为两类:欧美日韩企业凭借丰富快消经验布局,东南亚域内企业则依托本土理解实现广泛覆盖。日本卡乐比采取高度本地化策略,在产品端推出适配本地口味的SKU,渠道端通过合资模式拓展,营销端贴合当地文化;格力高则以“百奇”大单品为核心,将东盟视为统一市场,仅在产品细节上进行本地化调整,渠道策略因地制宜。两者均重视东南亚产能建设,将其作为重要供应基地。
中国零食企业正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洽洽食品、甘源食品、卫龙美味等企业已率先出海。这些企业多选择泰国、印尼、越南等重点市场切入,以自身优势品类为核心,尝试口味与品牌的本土化适配;渠道上以海外经销与电商结合为主,通过红人营销触达用户,并持续加码东南亚供应链投资,有望借助当地市场增长红利,开启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