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3日电(唐囡囡 樊海桥)“十四五”以来,敦煌市围绕全民艺术普及、非遗活态传承、文旅深度融合三大目标,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年均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成为敦煌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阵地,也在文艺活动中演绎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篇章。
图为敦煌“大漠之声合唱团”。(资料图)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每天清晨,敦煌市文化馆便热闹起来。退休老人陆续赶来,有的加入枫叶合唱队或大漠之声合唱团,跟着指挥打磨声部和谐;有的投身花雨舞蹈队排练,伴着旋律舒展身姿;还有的参与乐器演奏,二胡、古筝、笛子等乐器奏响阵阵雅音。
如今的敦煌市文化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馆内设有飞天剧院、舞蹈排练厅、器乐排练厅、多功能厅等10余个场所,还增设了图书报刊阅览区,配备了洗手暖水宝、饮水机等便民设施。
该馆培育扶持了20个文艺团体和33个戏曲传承自乐班。无论是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主题汇演,还是“敦煌文化进社区”等特色活动,都能看到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将敦煌文化、丝路故事融入作品中,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近年来,敦煌通过公共文化云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文化资讯,数字视听椅、点唱吧等设备让大家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捷。线上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直录播等活动浏览点击量达45万余人次。
“十四五”期间,敦煌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其创作的敦煌曲子戏《老换少》、小品《扶贫轶事》、敦煌舞《仰望千年》、合唱《春上鸣沙山》等作品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