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1日讯(通讯员 刘婧 徐聪 熊娟 苏佳旺 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11月11日,湖南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暨成果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在长沙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省地质院党委书记谈文胜参加会议并讲话。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欧阳斌主持会议,省地质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拥军参会。
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自2024年12月启动,坚持“科学、规范、全面、精准”原则,覆盖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规模空前、组织严密且成果丰硕,已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此次普查共收录147584处旅游资源单体,涵盖9个主类132个基本类型,其中优良级资源占比21.87%、高等级资源5695处,新增“红色文化”主类,共查明红色旅游资源4592处,新发现资源25491处(占总量17.27%),总结提炼15项省级成果。
李爱武表示,本次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效:全面摸清了资源家底,绘就了发展蓝图;健全了工作机制体系,确立了普查标准;更新了工作理念,提升了认知水平;锻炼了干部队伍,增强了专业能力。她强调,要切实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将成果作为科学规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业态创新的核心支撑,转化为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的鲜活素材。她指出,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工作进入了新阶段,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普查工作不断深化、落地见效。
谈文胜从绘就了资源“全景图”、激活了产业“新动能”、明晰了发展“坐标系”、凸显了融合“本底源”、构建了普查“成果库”等五个方面高度肯定了普查成果;从锚定“政治标”、织密“协同网”、打造“度量衡”、派驻“技术兵”、严把“质量关”、构建“智慧眼”、广采“民间智”等七个方面高度评价了符合湖南实际、极具地方特色的普查经验。
欧阳斌在通气会上系统介绍了全省旅游资源普查的工作亮点与主要成果。他表示,在全省14个市州人民政府及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密切协作下,普查工作现已全部完成相关基础性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着力于成果转化工作,统筹抓好成果的报告与转变、宣传与推介、招商与开发、统筹与利用、保护与更新等工作,为湖南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本次会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质院联合主办,省地质院地调所承办。交流会结束后,召开湖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新闻通气会,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欧阳斌发布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成果。
技术总包单位、省地质院地调所党委书记曾风山介绍,此次普查工作编制了一系列旅游资源普查标准体系,开发了“湖南省旅游资源单体调查与评价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闭环。注重成果转化应用,推出了岳麓山文旅科路线、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推广等。
据悉,下一步湖南将以此次普查成果为重要依据,进一步整合资源编制特色旅游线路,深化跨区域文旅合作,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让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更好地赋能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