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赛程过半,奖牌榜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截至11月10日,广东代表团以14金7银9铜暂居榜首,山东以13金11银11铜紧咬其后,浙江凭借游泳项目的绝对优势稳居第三。
江苏代表团单日狂揽2金,排名从第7跃升至第5,成为榜单最大“黑马”。 与此同时,西藏、香港、海南等代表团首次实现金牌零突破,奖牌分布呈现“多点开花”格局。
广东
作为东道主,广东的领先优势不仅体现在传统强项游泳、跳水等项目上,在于其男篮队伍的“国家队级”配置。 赵睿、胡明轩、徐杰组成的后卫线被媒体称为“全运会独一档”,周鹏、沈梓捷等球员则构建了攻防一体的锋线体系。
广东男篮的主场东莞篮球中心曾承办2023年男篮世界杯,杜锋执教的主场胜率高达78.6%。
面对四川队周琦、胡金秋等球星组成的“千万阵容”,广东凭借整体默契和阵容深度,在赛前已被视为夺冠热门。
山东
山东代表团虽在金牌数上略逊于广东,以35枚总奖牌数位居榜首,展现出极强的综合实力。 其夺金点分散在举重、摔跤、拳击等项目,尤其在后半程赛艇、柔道等项目中仍有冲金潜力。
山东队的稳定性得益于其运动员梯队建设,例如山东男篮在于德豪、高诗岩等本土球员带领下,曾在CBA赛季下半程打出10轮不败的战绩。 这种“多点开花”的策略,让山东在奖榜榜的竞争中始终保持压力。
浙江
浙江代表团的金牌几乎一半来自游泳项目。 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中,浙江队狂揽22金,潘展乐、余依婷等新生代选手包揽自由泳、混合泳等多枚金牌。
老将汪顺、徐嘉余的稳定发挥,加上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中三次游进46秒级的统治级表现,让浙江在泳池中难逢敌手。 此次全运会游泳项目首日产生的4枚金牌中,浙江独揽3金,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游泳看浙江”的地位。
江苏
江苏的排名跃升得益于赛艇项目的爆发。 11月10日,江苏选手张自毫、臧哈等人在男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以4分12秒24夺冠,为江苏摘下关键金牌。
此外,江苏女排的强势表现也为代表团注入信心,在此前的排超联赛中,江苏女排以3-1击败上海夺冠,龚翔宇、吴梦洁等球员构建的攻防体系展现了成熟团队的稳定性。 这种集体项目的厚积薄发,成为江苏冲击奖牌榜前列的底气。
奖牌分布的“去中心化”
本届全运会的奖牌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 西藏代表团在山地自行车项目中实现金牌零突破,香港选手李思穎在女子自行车个人赛中夺冠,海南、内蒙古等地也斩获首金。
甚至以上海为代表的“黑马”队伍也开始崭露头角,上海男篮在李弘权单场40分的带领下大胜香港队,其快速攻防转换风格引发关注。 这些变化打破了过往几届全运会奖牌集中于少数强省的格局。
争议与悬念
尽管广东、山东、浙江暂居三甲,后半程的田径、球类等项目可能重塑排名。 例如广东男篮若失冠,其金牌优势可能被山东反超;浙江在跳水、体操等项目的发挥将决定能否守住第三。
此外,奖牌统计规则也存在讨论,媒体指出,部分代表团计入冬运会成绩,本届榜单仅统计夏季项目,这种差异可能影响最终排名。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