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升腾间,烤羊油脂滋滋作响、阵阵香飘;市集摊位上,非遗剪纸和当地特色农产品,让不少人感到眼前一亮。11月8日,丰宁采摘式烤羊暨农副产品及非遗产品推介会在怀柔举行,为北京市民带来丰宁采摘式烤羊的非遗工艺和“一羊六吃”的独特体验。
走进位于怀柔区的弘悦采摘式烤羊店,十多个烤炉一字排开,下方装满着得红彤彤的果木炭火,上方架着一只只全羊,在杆上缓缓转动。经过数小时的烤制,羊肉表面变得色泽金黄,刷上秘制酱料,瞬间满场飘香。
“我们店都在丰宁坝上开了十几年了,年年都有好些北京人专程来我们那儿吃烤全羊,今天我们也有幸来到北京了。”一位身着满族传统服饰的烤羊师乐呵呵地说。
记者了解到,丰宁传统烤全羊技艺发展至今已近200年历史,后作为宫廷宴会的特色菜品被保留和延续下来,2020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采摘式烤全羊”,就是人们围着烤架,直接从烤羊身上揪下肉来吃,吃完一层,再刷上酱料上火去烤,如此反复烤制几次。
除了历史悠久、口味独特,丰宁采摘式烤羊还有一套“一羊六吃”的独特吃法。“一吃皮,直接将烤好的酥皮揭下来吃;二吃肉,羊肉肥瘦相间鲜嫩多汁;三吃排,剔骨肉肉质紧实有嚼劲;四吃腿,手搓腿肉加面饼;五啃骨,脊骨分烤;六喝汤,骨杂同炖。”丰宁烤羊协会会长刘磊介绍。
这一将非遗文化与地方美食深度融合的特色产业,背后是丰宁构建全产业链的扎实布局。记者从当地文旅局获悉,当地已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全县烤羊餐饮经营户达760余家,年销售量突破10万只。其中,来自北京的游客是当地烤羊消费的主力客群之一。
推介会现场,12家农副产品企业与11家非遗传承人的展示区同样人气爆棚。黄旗小米、御今食用菌、将军红红薯、南六沟苹果梨,勾起不少人的馋虫,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铁艺灯笼等非遗精品展现出精湛工艺,许多北京消费者都淘了不少好货满载而归。
据丰宁满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张立民介绍,此次跨越京承两地的推介会,也是当地搭建“产销对接、文旅融合、合作共赢”平台的重要举措。通过汇聚京津冀三地资源,既让更多人了解丰宁农副产品的优良品质与非遗产品的文化价值,更推动区域间产业联动与资源互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杨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