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机场大厅里,我们的朝鲜导游李英爱第一次见到这个"中国豪华旅行团"时,脸上还挂着职业性的微笑。但很快,她的笑容就凝固了。
"喂!导游!这什么破机场,连个免费WiFi都没有?"一个染着金发的中年男子大声嚷嚷着,手里的自拍杆差点打到路过的工作人员。
李英爱深吸一口气,保持着礼貌:"先生,我们朝鲜的网络服务确实和国外不太一样......"
"得得得,就知道会这样。"男子不耐烦地打断她,"赶紧送我们去酒店吧,这都什么破地方。"
令人瞠目结舌的餐桌礼仪
当晚在羊角岛酒店的欢迎宴会上,李英爱目睹了她导游生涯中最震惊的一幕。
"这什么菜啊,连个龙虾都没有?"一个浑身名牌的女士用筷子在人参鸡汤里搅来搅去,"在我们那儿,这种菜喂狗都不吃。"
更让人尴尬的是,团里的几个年轻人竟然拿出自带的辣条和泡面,直接在餐桌上泡了起来。"还是咱们的中国货好吃,"他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说,"朝鲜这饭菜也太寒酸了。"
李英爱站在餐厅角落,眼睛瞪得老大。她后来悄悄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有人在正式宴席上吃泡面。
无处不在的镜头
第二天在万景台少年宫,事情变得更加离谱。
当少先队员们正在表演传统歌舞时,团里的王老板突然冲到舞台前,开启手机闪光灯就是一顿猛拍。刺眼的强光让表演的孩子们瞬间乱了阵脚。
"先生,这里禁止使用闪光灯!"李英爱急忙上前制止。
"怕什么?"王老板不以为然,"我这是最新款苹果手机,拍出来效果棒极了!"
在金日成广场,几个年轻人更是摆出各种搞怪姿势拍照,甚至有人试图爬上雕塑底座。李英爱急忙跑过去,声音都在发抖:"请、请保持庄严!"
令人啼笑皆非的购物观
在平壤第一百货商店,这个团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李英爱大开眼界。
"这么便宜?不会是假货吧?"一个女士拿着标价50元人民币的朝鲜人参,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音量说,"在咱们中国,真货起码要卖上千块呢!"
更过分的是,团里的张总看中了一个朝鲜传统工艺品,却非要讨价还价:"十块钱卖不卖?不卖我可走了啊!"售货员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李英爱赶紧上前解围:"同志,我们这里的商店都是明码标价,不议价的。"
"切,不会做生意。"张总嘟囔着走开了。
夜半的惊魂
那晚在酒店,李英爱接到了前台紧急电话:"李导,您的客人跑到禁止区域拍照了!"
她急忙赶到现场,只见团里的几个年轻人正兴高采烈地在军事禁区标志前自拍。"快快快,多拍几张,回去好好炫耀!"
李英爱的脸都白了:"各位,这里是军事禁区,拍照是违法的!"
"怕什么?"一个年轻人满不在乎,"我们又没拍什么机密,就拍个标志而已。"
最后在李英爱的强烈要求下,他们才不情不愿地删除了照片。但转身就听见他们在嘀咕:"朝鲜人就是小题大做。"
最后的晚餐
行程最后一天的送别宴上,发生了一件让李英爱终生难忘的事。
团里的赵总喝多了大同江啤酒,开始大声吹嘘:"要我说啊,朝鲜就该学学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看看我们,现在多有钱!"
他突然掏出钱包,抽出几张百元大钞拍在桌上:"李导,你这几天服务不错,来,这是给你的小费!"
整个餐厅瞬间安静下来。李英爱后退两步,脸色由红转白:"同志,在朝鲜,我们不收小费。我们提供的是真诚的服务,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赵总还不死心:"嫌少啊?我再加五百!"
李英爱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的好意,但我不能收。希望您能尊重我们的工作方式。"
尾声:反思与醒悟
回国航班上,出人意料地安静。直到飞机起飞,赵总才喃喃自语:"我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
空姐发放餐食时,团里一个一直很安静的大学生突然开口:"我们这几天的表现,确实给中国人丢脸了。"
另一个阿姨叹气道:"是啊,人家李导一直那么耐心,我们却......"
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时,赵总突然对全团人说:"咱们得记住这次教训。出国在外,咱们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
一个月后,我意外地收到了李英爱的消息。她说,那个团走后她思考了很多,但仍然相信不是所有中国游客都是这样的。"希望下次来的中国朋友,能够带着尊重来了解我们的国家。"
是啊,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一面镜子。它照见的,不仅是他人的文化,更是我们自己的素养。这趟朝鲜之行,让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民素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