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零食巨头半年吸金411亿!门店狂飙2万家,下沉市场引发零售新变局
创始人
2025-11-08 12:03:49

半年时间,中国诞生了一位零食界巨头,名叫鸣鸣很忙。光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他们旗下的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家公司用411亿元的销售额和1.5亿忠实顾客告诉大家,零食生意远比想象中要火爆。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崛起仿佛一夜间发生,背后却藏着一整套实打实的本领。

鸣鸣很忙最擅长的,就是从工厂直接把东西搬到货架上,省下了那些多余的环节。没有挣差价的中间商,成本自然就压了下去。

不只是把货招进来快,它还在路上发力,全国一家家的仓库分布得很密,门店下单,一天之内货就能到。

库存几乎不积压,资金转起来飞快,零食基本不会落灰就能顺利卖出。这让公司不但价格低,半年还能挣下10个多亿的利润。

但最让人佩服的,其实是它开店的路数。别人喜欢扎堆大城市拼名气,鸣鸣很忙反而在县城和小镇下手,门店一多,顾客自然而然就涌进来,毕竟中国大部分人还在这些地方生活,消费能力在慢慢爬坡。

谁能给大家带去又便宜又好的零食,谁就能收获最多的回头客。像90后上班族张欢一样,每周都喜欢到门店逛两次,一次几十块能拿一兜子零食回家。她这样的人几乎成了鸣鸣很忙的核心力量。

这种扎根于生活的小镇店铺,价格实在又选品丰富,让顾客心甘情愿反复买单,复购率也高得惊人。

在市场上,有竞争才有成长。曾经打得不可开交的两大品牌,最后居然选择联手,把老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合起来后,规模变大,不仅和厂家谈价更有底气,连运输和仓储都能互相帮忙。

门店能共享货物,选品组合变得更灵活,人群覆盖也更广,这让鸣鸣很忙的步子又迈大了一截。整合不只是做大数量,更是做深做细,把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整合到一起,提升了整个公司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也开始盯上了鸣鸣很忙,准备让公司走向港股。在经济环境起伏的时候,这样稳扎稳打的零售模式让投资人感到放心。

它靠着扎实的供应链和强大的渠道网络,为老百姓带来实惠,让市场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充满信心。这不只是一个卖零食的生意,更像是在用中国自己的方式重新改写零售的游戏规则。

走到今天,鸣鸣很忙一步步走得很有章法:先把成本降到最低,再把店开到最需要的地方,最后靠着自己强悍的供应链和合纵连横的玩法,把普通人的需求抓得很牢。

这种模式既不复古也不浮夸,而是扎扎实实地穿透了市场,成了别人学不来的中国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回马德里,第一顿饭打卡百年老... 下午的行程是普拉多博物馆,去的路上感觉还是“吃饱了逛”,临时在google map上找了一家评分不错...
甜品店老板否认“卖固体杨枝甘露...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博主分享“固体杨枝甘露”的做法,被众多网友种草。 记者搜索外卖平台,发现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