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区南郊,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有一座始建于公元七世纪的昌珠寺,乃吐蕃王朝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1961年3月4日,昌珠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10月3日下午,参观完山南市博物馆,我步行来到东北500米处的昌珠寺。这里紧邻大道,坐东朝西,背山面水。据说,文成公主进藏后,发现西藏地形如同一个仰卧的女魔,昌珠寺所在地正好位于女魔的左臂,修建佛寺,方能镇住。
在昌珠寺前的广场上,竖立着一座奇怪的雕塑,展示了一只大鸟抓起一条巨龙。在藏语中,“昌”指“鹰”,“珠”指“龙”。相传,在建寺之前,此地有一座湖,湖里有一条五头怪龙。松赞干布在贡布日山修法,化身为一只大鸟,降伏怪龙后,才得以建寺。
昌珠寺规模较小,布局与拉萨大昭寺相似,分为前、后两个主要部分,周围环绕着一圈儿转经廊。走进大门,迎面是前方的小庭院,后方就是拉康大院的主殿,中央为天井院落,正对着错钦大殿。
可惜,大殿之中,禁止拍照。这里供奉着一尊全铜浇铸的三世佛像,四周分布着十二座内容各异的小殿堂,形成了井然有序的朝佛线路,人们可以依次朝拜各个佛像。
顺着楼梯,登上二层,在殿堂的顶部东侧,还有一座金顶的阁楼。在这座神秘的阁楼里,悬挂着一幅用29000多颗珍珠绣成的观音唐卡,制作于元末明初时期,被誉为“镇寺之宝”。
在珍珠观音唐卡的旁边,挂着一幅释迦牟尼唐卡,乃当年文成公主亲自绣成。昌珠寺曾经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宫,依然保留着他们居住过的房屋,以及他们使用过的灶具等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