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10月31日,在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共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市民共建共享”分论坛上,尼泊尔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希丽思·帕塔作了题为“洛曼塘:在传统与‘发展’间探寻前行的文化景观”的演讲,为大家介绍了一座古老的王城:洛曼塘(Lo Manthang)古城和它的发展故事。
据悉,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这里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希丽思·帕塔
希丽思·帕塔介绍,洛曼塘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肉眼上看,它的景观主要有农业梯田、灌溉系统、古代遗址,还有从十五世纪以来一直非常重要的寺庙以及活态的藏族文化传统。”希丽思·帕塔说,这个高海拔艰苦的环境中诞生的古城,积极展现了人的韧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探访这里,交通、建筑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交通从历时4天的徒步改进到5小时车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在古城墙外围建设房屋。”希丽思·帕塔说,旅游为这里带来了新的收入,同时,为当地社会文化和自然景观带来了巨大影响。
此外,洛曼塘所在的喜马拉雅地区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影响,当地的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她认为,如何让古老的洛曼塘在传统与发展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前行的文化景观之路,仍任重而道远。“洛曼塘不仅仅是文化遗产,它是活着的文化景观,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留历史,传承文化。”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