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31日,2025广东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走进地市”暨河源市环万绿湖“湖泊+”文旅招商对接会在河源举办;招商活动共有12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投资总额达9.04亿元。
共促文旅发展新平台:“走进地市”系列活动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白登亮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东不断扩大高品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通过推出系列文旅促消费政策、推进文旅投资“双百”计划等系列举措,“走进地市”系列活动从单场推介走向常态机制,通过“厅地协同、政企联动、投融结合”的方式,推动项目资源更高效汇聚、产业链条更紧密衔接、投资信心更加坚定。
白登亮认为,“走进地市”系列活动不仅成为厅地共促文旅发展的新平台,也成为推动要素资源下沉、增强地方产业内生动力的重要实践。
河源“融湾”“融深”:推进产业“大会战”
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子睿介绍,近年来,河源全面“融湾”“融深”,打造“乐游河源”“河你有源”“万绿河源”等特色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品牌,正以“核心工程”的力度,谋划和推进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并通过打造水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布局“湖泊+”文旅产业,带动河源文旅全域发展;正全面推进产业“大会战”,全市掀起产业建设新高潮,初步营造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火热氛围。
招商推介+专业培训,合作对接显成效
在招商对接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吴志才作《寻找河源文旅投资新机遇》专题分享,剖析了河源文旅的时代机遇、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提出河源应依托战略、面向湾区,发现新价值、构建新业态,深度挖掘“湖城山江泉文乡”,发展大生态、大文化、大康养、大乡村,实现绿色崛起,打造未来可能性。
活动现场,来自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江东新区和高新区等地共9个重点文旅项目进行路演,专家和投资机构代表现场点评,促进项目精准对接。经过充分沟通洽谈,活动共有12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投资总额达9.04亿元,包括源城区巴伐利亚庄园综合提升项目、东源县“黄田槎城喜事”酒厂建设项目、和平县富联体育文化(公园)街区提升项目、紫金县南岭镇德先楼3A景区打造项目等,涵盖生态旅游、温泉度假、休闲体育、农文旅融合等多种类型。
为提升招商项目路演推介水平,主办方于活动前一周特设路演培训。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朱冰尧围绕专项债政策与“河源市农文旅融合创新落地”实例,为农文旅项目高效运用政府专项债实现落地指明了清晰路径。
“抢滩”河源;聚焦文旅“湖泊+”
图片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淑梅介绍,河源坐拥华南第一大人工湖——万绿湖,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拥有370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是杭州西湖的68倍。
河源的文化底蕴深邃,公元前214年,南越王赵佗在龙川佗城立县,成就了“秦汉第一古镇”;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恐龙之乡”,河源拥有恐龙蛋、骨骼、足迹“三位一体”的恐龙化石资源,目前已抢救发掘超2万枚恐龙蛋化石,居世界之最;河源还拥有可供开发的34处地热资源,已有了巴伐利亚庄园、叶园温泉、云溪温泉、御临门温泉、荣佳国韵温泉等10多家温泉度假区。
曾淑梅还呼吁业界尽快“抢滩”河源,加入环万绿湖“湖泊+”文旅集群。其透露,“河源‘湖泊+’的区域大概是河源的三分之一,但对于文旅投资来说,我们是全域张开怀抱的。”该负责人建议业界可投资环湖、东江沿线及山水资源优越区域,共同开发精品酒店、民宿、低空观光、户外运动、休闲体育及赛事等,特别是打造品牌民宿集群、开发新丰江市区段黄金水道、温泉及非遗小镇以及活化开发佗城、林寨、苏家围、仙坑、南园古村。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