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文)秋光正好,重阳情浓。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当天,来自中华门街道的60位银发长者走进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参加了一场以“报恩”为主题的重阳文化雅集活动。他们在千年古迹中感受历史文脉、体验传统文化,传递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大报恩寺因明成祖朱棣“报父母恩”而建,是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象征。此次活动以“报恩”为主题,旨在将这份古老的感恩精神与当代敬老传统相结合。活动当天,老人们分组沿展厅线路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来自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营养系的学生志愿者化身文化讲解员,在博物馆各点位生动讲述大报恩寺的历史脉络与报恩典故。

在“南京书”打卡点和琉璃塔前,摄影师们定格下老人们重阳日的精彩瞬间。或是老友重逢的欢欣笑颜,或是夫妻携手的温馨画面。这些充满温情的影像,后续将在景区广场大屏进行轮播,成为这个重阳节最动人的社区记忆。

位于“人生轨迹”展区的互动体验环节,志愿者准备了富含重阳意趣的体验项目:老人们亲手制作茱萸粉香囊,一针一线间寄托着健康祈福的美好愿望;参与琉璃塔主题拓印,将这座地标建筑的轮廓印制成画,留作纪念。现场还设有特色盖章环节,让大家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从小就住在中华门这一片,今天重阳节能来大报恩寺登高走走,心里头特别高兴!”来自长干里社区的石南京表示,“看着年轻人忙前忙后,带我们看展览、做香囊,让我们这些老邻居聚在一起,感觉特别温暖。”
(图源: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