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晋城:从生态“底色”到发展“亮色” 康养晋城生态晋城 康养产业晋城
创始人
2025-10-28 16:31:14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

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

一条路,让曾经的深山不再远。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蜿蜒起伏,串联起九成以上的景区景点,编织出一张“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

一张网,连通繁华都市与宁静乡间。15个特色旅游小镇、16个明清古堡群、“百村百院”项目如珠玉散落,娓娓道出一方水土的故事。

这里是山西晋城,南太行人文与自然精华的集中展示区,人、景、城交融的康养胜地。


游客在晋城市泽州县大阳古镇游览。陈斌摄

观山水,也享人文

太行、太岳、中条三山在这里相遇,沁河、丹河如两条玉带穿行其间。

这片土地不仅风光灵秀,也承载着绵长的人文记忆。抗战时期,词作家桂涛声在陵川写下不朽的赞歌《在太行山上》;沁河岸边的尉迟村,人民作家赵树理从这里走出。

走进群山深处,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星罗棋布,沁河流域分布的117座古城堡和15万间明清古建筑,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


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有众多古堡古建。赵瑞摄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的“天官王府”,是沁河古堡群的一处典型代表。这里完整保存着元、明、清至民国的官宅民居,格局完整,脉络清晰。“因在此居住的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官居天官,后人便将这座数代营建的建筑群称为‘天官王府’。”润城镇文化旅游站站长王晋强如数家珍。

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晋城,路边看似寻常的村落里,也常藏着与古建不期而遇的惊喜。

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村里的炎帝古中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元代无梁殿保存完好,其木质藻井以斗拱层层悬挑,历经七百年风雨依然稳固。


晋城市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炎帝古中庙元代无梁殿木质藻井。王剑摄

去年,中庙村对村里的44处明清古院落实施保护性修缮,打造“八坊三十六院”文旅项目。如今走进村里,香坊里药香袅袅,酒坊中酒曲飘香,游客不仅能欣赏古建之美,还能体验制香、酿酒等技艺。


晋城市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游客可体验传统制香。焦搏文摄

“我们打造研学课堂,让年轻人不仅‘看得见’,更能‘愿意学’,在亲身体验中走近这些传统技艺。”神农镇中庙村党支部书记李涛说。

如今,随着老作坊重焕生机,这些扎根乡土的老手艺,也乘着文旅康养的东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得以看见其美,爱上其魂。

饱眼福,也饱口福

夜幕降临,晋城市司徒小镇却愈加热闹。

入秋夜寒,观众裹紧外套、哈着白气,翘首以待每晚的《千年铁魂》打铁花表演。

铁水泼向夜空,如星雨倾泻,万点金光绽作“铁树银花”,引得观众席惊叹连连“不虚此行!”“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真是视觉盛宴!”表演结束,游客仍流连忘返。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司徒小镇接待游客12.2万人次,由村民自编自导的打铁花表演成为“流量密码”。


游客在司徒小镇观看打铁花表演。陈斌摄

铁花落幕,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路盘旋,当看到路边闪过“中国茱萸湾”的字样时,阳城县蟒河镇就在眼前了。山野间,一颗颗似红宝石的果实,是药食同源的康养佳品。

“蟒河镇有‘山萸之乡’的美誉,看这红艳艳、水灵灵的果子,就是山茱萸。”产业园里,阳城县蟒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原春苗揪下一颗放进嘴里。

“入口微苦,仔细品品,又有一种回甘。”原春苗介绍,“山茱萸贵在它的药性,过去村民采摘后主要卖给药厂,现在村里打通产业链,研发出山茱萸酒、山茱萸果汁、山茱萸面膜等产品,让小红果走进百姓家。”


晋城市阳城县蟒河镇,茱萸果缀满枝头。焦搏文摄

春赏黄花,秋观红果。如今,山茱萸不仅是药材,更成为连接文旅与康养的纽带。2020年,国内首座山茱萸主题博物馆落户蟒河镇,许多游客游览完蟒河风景区后,都会顺道来这里,开启一段更深度的文化体验。

南太行的灵秀山水,在晋城孕育出750多种道地中药材和100多种小杂粮,阳城山茱萸、陵川潞党参、泽州黄小米、沁水蜂蜜、高平黄梨……丰富的物产成为许多游客“可以品味的幸福”,也让晋城康养之旅更多了一分滋味。

住得下,更住得好

晋城市陵川县,太行山南麓的绿色腹地,这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城,今年上半年仅“过夜游”游客就已突破120万人次,热门民宿在暑期常常“一房难求”。

“我们把‘住’与‘景’拉得很近,出门便是景,民宿也在景中。”陵川县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石爱国道出村里民宿的吸引力。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1.7%,夏季凉爽宜人,50孔窑洞民宿依山而建,推门即见潺潺流水。


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村打造的特色窑洞民宿。赵瑞摄

好山水呼唤着山外人。每年进入七月天气刚刚转热,许多河南游客便举家自驾到丈河村避暑。丈河村一年接待的游客中河南游客能占到85%以上。村里干脆打出标语:“河南人山上的老家,欢迎回来避暑。”新乡、焦作的不少客人,正是被这句话吸引,专程前来体验。

山水之外,厚重的明清大院,也成为康养住宿的新选择。

走进晋城市泽州县大阳古镇,打铁声犹在耳畔,“煤铁之乡”“九州针都”的繁盛,凝结在明清建筑群中。


晋城市泽州县大阳古镇,当地自古冶铁业发达,村民向游客展示传统冶铁技术。陈斌摄

2021年以来,“阳阿清居”“及第高屋”等一批由古院落改造的精品民宿陆续迎客,让游客不仅能“看历史”,更能“住下来、慢下来、放松身心。”

旺季过后,淡季如何破局?

“让外地人长住,本地人住常。”阳阿清居总经理王惠芳有自己的心得。


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大阳古镇的阳阿清居民宿。赵瑞摄

古镇民宿瞄准“候鸟老人”,推出旅居服务,吃住、导游、车辆一站式安排,让游客住得下、玩得好。

本地人的婚宴、家宴也重回这些老院,通过给予优惠和定制服务,更多古院融入现代生活。人气聚起来了,民宿四季温暖,淡季不淡。

王惠芳感慨:“老院有底蕴,运营聚人气,我们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走进晋城,赴一场康养之旅,是身心的疗愈,是人文的品读,更是在山水院落间,寻回生活本来的节奏。

康养,到晋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粤夜粤美!湾区广深佛入选202... 10月27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商务厅联合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的“粤夜粤美 畅赏...
郑国华:继承与创新,传承传统酿... 近日,郑国华先生因在传统酿酒制曲技艺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称号。这一殊荣不仅是对...
2025第九届京A八乘八合酿计... 10月24日至25日,京A八乘八合酿计划于UCP恒通国际创新园·C7光合聚场正式开启。 据介绍,今年...
厨房小白逆袭指南!这盘宫保鸡丁... "这味道绝了!"周末聚餐时,闺蜜小夏举着空碗追到厨房,锅底最后一勺酱汁都被她刮得干干净净。看着这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