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以“上海奖”为平台,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创始人
2025-10-28 15:02:34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作为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重要系列活动之一,“以上海奖为平台,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专题研讨会昨天在上海同济规划大厦举行,来自联合国机构、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院士专家及多个城市代表齐聚,探讨如何通过上海奖的评选与推广,分享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卓越实践。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主任石垣和子在致辞中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是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上海市人民政府间的重要合作成果。奖项不仅表彰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方面有杰出领导力的城市,更与“上海手册”“上海指数”共同组成了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转型的“三驾马车”,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平台。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奖”设立三年来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本届申报城市数量已跃升至85个,尤其获得了亚洲城市的踊跃参与,这清晰表明奖项所聚焦的住房、智慧城市、绿色韧性等关键领域,精准回应了全球城市的发展渴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快速、不可预测的变革时代,面临着人工智能、代际更迭、气候变化等全新挑战。为此,中国正在探索“新城市规划”理念,构建新的工具与系统以应对新变化。他强调,“新规划”并非旧有体系的修补,而是面向中国及全球城市新挑战,在思想、理论、技术、机制等全系统层面的深刻变革与创新。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揭示了全球城市在碳排放与空气污染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全球已识别出超过6.6亿个排放源,而因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约870万人死亡。面对挑战,他提出了城市提升可持续性的七大战略路径:在规划与基础设施方面,推广节能建筑与紧凑型混合用地开发;在交通转型方面,设立零排放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转向可再生能源,发展区域能源系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绿色空间以固碳降温、缓解热岛效应;在完善治理与公众参与方面,制定气候行动计划,促进公私合作与社区共建;在废物与资源管理方面,推动零废弃倡议与填埋场甲烷捕获;在监测与问责方面,建立碳排放清单与透明报告机制以追踪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尚武提出了审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尺度空间视角。中国当前67%的城镇化水平,标志着社会结构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而有效的空间治理与规划引领是应对城市化复杂性的核心。城镇化需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依赖创新动能并重构城市与区域关系。

联合国人权、发展、性别和领导力国际高级顾问哈迪贾·莫阿拉指出,“上海奖”所颂扬的不仅是城市的进步,更是其“为所有人重新构想城市生活”的勇气。真正的城市转型不在于控制,而在于赋能社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在行动中寻求平衡,让技术创新与深厚传统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交融,最终确保在2030年议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城市管理者与顶尖专家围绕“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创新与实践”与“上海奖的国际化平台角色”两大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上海奖不仅是荣誉体系,更是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通过这一国际平台,各国城市得以分享创新实践、交流转型经验,共同探索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路径。

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总规划师周建军介绍,舟山作为拥有2000多个岛屿的群岛城市,探索出了一条建设“群岛型国际化高品质海上花园城市”的特色路径。通过持续十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舟山在实现环境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经济也保持高速增长,人均GDP位列浙江省前列,城乡收入比位居全国前两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跃居全省第二,展现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卓越成效。

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昊指出,昆山在坚实的产业基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上,正致力于从“产强”向“产城人”深度融合迈进。昆山不仅是工业强市,还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生态本底,如今正通过规划先行、机制保障,在重点片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口结构提升带来的多元需求。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永锋作为首届上海奖获奖城市代表,分享了福州的系统化推进经验。获奖后,福州创新性地构建了“行政-事业-企业‘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设立政府处室、成立研究中心与企业研究院),从制度上保障了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持续推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认为,“上海奖”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播,传播方式则需要“下沉” ,绝不能忽视公众参与和认知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应善用新媒体以触达普通民众与企业。

原标题:《专家学者热议:以“上海奖”为平台,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栏目编辑:罗水元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裘颖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活... 10月的金山岭长城上,一阵无人机的嗡鸣声打破了山间宁静。几名外国游客正举着手机追拍——一架无人机吊着...
七曲山:文昌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 七曲山的自然与历史魅力 在四川梓潼,隐藏着一处将自然风光与深厚文化完美融合的胜地——七曲山。这里,峰...
香峰商城:腊香乘“网”行,古韵... 檐角垂下的腊肉在冬阳下泛着琥珀色的光,空气里浮动着花椒与八角交织的辛香——这是独属于中国年关的温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