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将1995年至2009年之间出生的一代称为“Z世代”。他们被视为“数字原住民”,崇尚个性,敢于消费,是当下消费市场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代人常被贴上“拒绝白酒”的标签。如何赢得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传统白酒行业共同的课题。两者之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
年轻人拒绝白酒时,往往首先归咎于其辛辣口感和浓烈气味。为此,白酒企业也尝试依照年轻人的偏好调整风味,但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实验——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白酒本真的灵魂。
实际上,年轻人并非不爱喝酒,白酒的风味也不是他们拒绝的真正理由,横亘在两者之间的,实则是难以调和的代际饮酒文化。如今,年轻人正主动寻找更贴合自身偏好的白酒产品,专属于新世代的饮酒文化,正在悄然萌芽。
在年轻人选择的白酒中,汾酒的出现频率引人注目。为此,我们找到了4位年轻的汾酒爱好者,从不同侧面了解年轻人与汾酒的故事。他们有的通过汾酒纾解日常生活压力,有的用汾酒为青春留下灿烂的味觉记忆。对于与白酒背后的酒桌文化,他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奇奇,23岁,检测行业
一次旅行,打开白酒新世界大门
奇奇是一名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从事检测行业的工作。从大一开始,她就热衷于探索城市里不同的鸡尾酒吧,着迷于每一杯风味带来的未知惊喜。
然而最让她津津乐道的,还是第一次喝汾酒的经历。
今年六月份毕业旅行时,她与两位发小结伴到大连旅游。那晚,几个女孩打算在酒店里边打扑克边调点酒喝。一位发小恰好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了一个用汾酒调酒的新玩法,于是,除了常用的伏特加和金酒,她们还特意买了一瓶黄盖玻汾,准备尝试一番。
不过,社交帖子讲的“汾酒混橙汁”的喝法在奇奇她们看来并不搭配。在为出门做准备时,奇奇阴差阳错将喝剩的半瓶汾酒装到了自己的水杯里。直到第二天下午,来到一家咖啡馆坐下喝水时,她才发现异常。“我喝的时候就觉得怪怪的,酒味很浓,然后才意识到我喝的是汾酒。”奇奇笑道。
前一晚喝剩的半瓶汾酒(受访者供图)
奇奇来的咖啡馆开在可以直接望到海的平台上。水杯的意外并未让她扫兴。望着窗外的海景,她灵机一动,将部分汾酒混入可可味冰淇淋中。令人惊喜的是,汾酒纯净的粮食香与冰淇淋醇厚的可可味竟意外地和谐,为甜品增添了更丰富的层次。
彼时,海风轻拂,天空湛蓝,海浪时而翻涌。奇奇和朋友一边闲聊,一边看完了正在追的动漫大结局,那半瓶“阴差阳错”的汾酒,也在这份闲适中见底。
奇奇在海边咖啡馆拍下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汾酒带来的醉意夹杂着海边吹来的阵阵凉风,让她产生了诸多深刻的感触。“这部动漫的最后一幕,是恶魔撕裂了天空,我看完特别感慨:‘会不会我经历的一切也是幻想?’”同时,汾酒那份由粮食酿造的纯粹绵甜,也唤起了她童年时期在家乡湖北喝米酿的温暖记忆。借着这难得的醉意,她将此刻所有复杂而细腻的心情,分享给了自己心仪的男生。
“也许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回忆道,“如果平常喝,可能不会有这么深的感触。但那天,真的很不一样。”
这次经历让汾酒成了奇奇好友们来访时的“指定礼物”。“后来朋友们来我租的房子看我时,都不约而同地带了汾酒。”除了搭配可可冰淇淋,奇奇还尝试过将汾酒与蓝莓果汁混饮。她认为,汾酒与口感浓郁的食物或饮品都非常适配。
其实,在喝汾酒之前,奇奇也曾在吃席时喝到过白酒,但印象完全不同。“我吃席的时候喝到那种白酒,入口是很辛辣的。白酒里我会更喜欢汾酒,它不会那么刺激,是很纯粹的粮食的味道。”
“我喝汾酒,只是因为我喜欢。”谈及酒桌文化,奇奇认为,喝酒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像这次,我们是因为看到了调酒的灵感才去尝试汾酒。如果初次见面就是在酒桌上,我估计对它的印象也不会太好。”
石头,26岁,航校毕业生
一方白酒养一方人
石头是一名航校学生,日复一日的飞行训练是石头的日常。出生在山西太原,他自十八岁开始,先后在广东珠海、湖北宜昌度过学校生活。
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喝酒是在大一寒假大年初二上的家庭聚会,喝的是家乡常见的汾酒。
“以前都是吃完饭就找同伴一起放鞭炮和玩电脑,从来不参与大人的酒桌。上了大学才对喝酒有了概念,想试一试。”石头回忆,“那天是大年初二,我妈娘家亲戚聚会,氛围很放松,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亲人,没什么压力,我就选了这次。饭前我跟爸妈说‘今天想喝点白的’,他们也很开明,就说‘想喝就喝吧’。”
谈及自己主动喝白酒的想法,他坦言,是出于一种务实的“预习”。“我怕我后面会遇到这种场合,我就主动说我得学一学这个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不是特别坏的,提前打好‘预防针’,以后就遇到不怕别人突然叫我去喝,我会因此犯难的情况。”
他特别提到,山西本地流行的汾酒多为42度,比市面上常见的50多度白酒更柔和,加上汾酒入口本身就比较柔,第一次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辣口,反而非常舒适。正是这次经历,让汾酒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生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独在异乡时,汾酒成了他身上鲜明的印记。
“以前我们家都是我爸在喝,我可能会偶尔蹭一点。喝习惯了,口味偏好就养成了,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头调侃道,“我经常都是自己带上汾酒和大家一起喝,他们评价都很不错,还说我是‘汾酒宣传大使’。”
在航校的日子里,汾酒也见证了他与同窗的许多重要时刻。
无论是庆祝考试通过,还是送别毕业的师兄,汾酒总会出现在餐桌上。
“我们平常喝黄盖或红盖汾酒多。一般是三五个人拿上酒先去小饭馆点菜,之后人慢慢到齐,一边喝一边聊。”石头说。“比如有师弟在训练中遇到瓶颈,大家就在饭桌上给他出主意、分享经验。酒在这里是助兴的,能让话题更深入地展开。”
石头和朋友们一起在大排档喝汾酒吃烧烤(受访者供图)
对于石头来说,喝酒是件难得的事情,一般半个月或是一周才有一次,也因此,和同学的每一次聚会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在学校训练,第二天有飞行任务的话,前一天是绝对不能喝酒的。每当训练了一段时间,大家压力负荷比较大的时候,就会一起约着出来去小饭馆聚一聚。”
到训练后期,大家因进度不一,更少有机会能聚在一起。有时遇上第二天休息,石头也会独自买来炸鸡或烧烤之类适合下酒的菜,倒一点汾酒,在微醺中缓缓纾解那根因长期训练而紧绷的神经。
阿宝,30岁,广州某精品酒吧主理人
用白酒打造“中式”鸡尾酒
阿宝是一名有着多年调酒经验的调酒师,2023年,他辞掉原来的调酒师工作,在广州北京路商业街区一条巷子里开了一家大约20平方的小酒馆。
受喜爱的游戏和动漫影响,阿宝的酒吧里充满了塔罗元素,店内无主灯,融合了世界各地风格灯饰,营造出神秘的异域氛围。
酒单上,原创鸡尾酒皆以塔罗牌来命名。除了几款经典酒款以外,阿宝店里的原创鸡尾酒多达22款。
其中,名为“力量”的一款尤为特殊——它是酒单中唯一以汾酒为基酒调制的“中式”鸡尾酒,配方融合了汾酒、苦蒿力娇酒、樱桃利口酒与青柠汁。
阿宝酒吧里的手写酒单。
阿宝介绍,“力量”是一杯汾酒风格非常突出的鸡尾酒,汾酒的烈支撑起强壮的酒体,同时融入草本的和樱桃的风味,入口顺滑,清爽的酸感在前,尾韵则回归强烈的酒感。
“如果想盖住白酒的粮食味,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不想这样做。”阿宝说,“我们做这款酒的初衷,就是要表达一种强壮的力量感。”他选择用苦蒿力娇酒协调汾酒的谷物香气,因为二者都具有“大地属性”,同时加入樱桃酒与青柠,增加酒体的层次感。
“力量”的灵感,源自一次客制化调酒。去年初秋,一位正处于失恋期的客人在店里连续喝了好几杯经典鸡尾酒“遗言”,突发奇想提议:“能不能将‘遗言’的基酒由金酒换成白酒试试看?”阿宝尝试用汾酒调制,客人品尝后意外满意。经过多次调整和改良,这款酒被正式命名为“力量”列入酒单,至今仍稳居店内畅销前六。
以汾酒为基酒制作的“力量”鸡尾酒。
在阿宝看来,清香型的汾酒是最适合用于调鸡尾酒的白酒之一。“它在搭配中不易破坏酒体结构。‘力量’中我们放了30毫升汾酒,这是很标准的基酒量。但如果是其它香型的白酒,哪怕只加5毫升,整杯酒都会变味。”
再过一段时间,阿宝还将在酒单中加入第二款汾酒调鸡尾酒。同样是以汾酒为基底,不同的是,阿宝在汾酒中加入椰子油低温慢煮萃取,形成椰子风味的基酒。阿宝介绍,“这款酒刚入口仍是汾酒本身的香气和口感,但在后调会有很明显的椰子的回甜,像是吃酒心椰子糖一样的体验。”
这两年,鸡尾酒在年轻人当中异常受欢迎。阿宝认为,未来随着大家对中国白酒的理解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喝白酒。他也期待着自己的鸡尾酒单上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白酒鸡尾酒,为这个市场带来更丰富的风味可能。
徐冰,29岁,数字营销行业
寻味饭桌上的白酒六边形战士
作为一名数字营销行业的从业者,商务宴请已经成为徐冰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到时间地点人员的安排,小到菜品酒水的选择,几年的工作经验下来,徐冰早已游刃有余。“就拿菜和酒的搭配来说,如果今晚吃的是粤菜,我可能就会选择清香或者米香型的白酒。当然,也会根据客户的喜好选择特定的香型。
不过,出于私心,她更期待在酒局上喝到汾酒。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徐冰却是个实打实汾酒爱好者。
“我第一次喝汾酒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根本分不清不同香型的白酒有什么区别。但当时喝到汾酒的时候,明显觉得这个酒不那么呛,当时就认为这个酒很好喝。”徐冰也很欣赏汾酒青花瓷瓶的设计,“身边不少女生都喜欢青花瓷瓶的造型,哪怕不喝酒的朋友,也说这瓶子漂亮得能带回家插花。”
更重要的是,汾酒还能帮助徐冰平衡好饭局与办公室工作,在两种场合之间自如切换。在徐冰的工作中,商务局仅仅只是一部分,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和报表充斥着她的工作日常。在徐冰的实际体验中,汾酒的饮后感会更加舒适,不容易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
“可能是体质原因,一些气味比较重白酒,我喝完第二天感觉毛孔都散发着酒气,就像是喷了白酒味的香水一样。很多时候我应酬结束,第二天回到办公室,同事闻到我身上的味道,会马上问我‘昨晚是不是喝酒了’,但是喝汾酒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不会觉得头晕头疼,体感轻松。”徐冰感慨道。
也因汾酒口感柔和、不易上头,她在宴席上也能更从容地举杯。
工作几年来,徐冰对比过市面上诸多的白酒产品,认为汾酒青花20几乎是完美符合她需求的“六边形战士”。从价格、外观到酒质,它都适合商务场合。“我们平时用酒用汾酒青花20最多,价格不至于虚高,从品牌档次和酒质来讲几乎无可厚非。特别是在我们广东地区,整体菜系的口味都是比较淡的,汾酒不会压制菜的口感。这个也是我们喜欢选它的原因。”
有趣的是,在近两年,她开始发现,汾酒在广东地区的商务宴请中越发流行,越来越成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一款酒。“过去两年,我参与的商务饭局里,大约有一半的饭局用的是汾酒。”
回顾几位年轻人的故事,作为消费者和创造者,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构建年轻人的白酒文化。这一白酒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创意化和去权威化的。它发生在大排档、家庭餐桌旁,发生在露天咖啡厅里,也发生在潮流酒吧的吧台上。
汾酒,凭借其 “绵、甜、爽、净”的口感特性,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产品矩阵,恰好为这一趋势的流行提供了最理想的载体。
无需刻意讨好任何一代人,汾酒只需坚守并展现其纯净的本质和开放的姿态,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 “通用语”。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