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肉类是日常饮食中优质蛋白、铁、锌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其新鲜度直接关系到口感风味与食用安全。不少人选购时习惯凭“感觉”,却容易踩中“注水肉”“不新鲜肉”的坑。其实,只需掌握“看、摸、闻”三个核心技巧,就能快速判断肉类新鲜度,轻松选出优质好肉。
一看:从颜色、纹理、状态辨新鲜
颜色是肉类新鲜度最直观的“信号灯”,不同肉类的新鲜色标各有不同。猪肉新鲜时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脂肪部分洁白有光泽,若颜色发暗、呈暗红色甚至灰黑色,或脂肪发黄,说明存放时间过久;牛肉新鲜时为鲜红色,纹理清晰有光泽,随着存放时间延长,会逐渐变为暗红色;羊肉新鲜时呈淡红色,肉质细腻,脂肪呈白色或淡黄色;禽肉(鸡、鸭等)新鲜时皮肤光滑,呈淡粉色或淡黄色,眼睛明亮有神,若皮肤发暗、眼球浑浊凹陷,则不新鲜。
除了颜色,还要观察肉质纹理和表面状态。新鲜肉类纹理清晰、分布均匀,肌肉纤维紧实有弹性,表面微干或略显湿润,无黏腻感,也不会有明显的血水渗出。若表面发黏、起黏液,或有不明汁液残留,大概率是细菌滋生导致,不宜购买。
二摸:凭触感判品质,弹性是关键
用手触摸是判断肉类新鲜度的“硬核技巧”,核心在于感受弹性和黏腻度。新鲜肉类肉质紧实,用手指轻轻按压后,凹陷部分能快速恢复原状,说明肌肉纤维活性好,水分保留得当;若按压后凹陷长时间不回弹,甚至出现松散变形,可能是肉质老化或不新鲜的表现。
同时,触摸时要留意表面触感。新鲜肉类表面干燥或微湿,手感顺滑,无黏手现象;若触摸后感觉黏腻,或手上残留油脂状物质,可能是肉类变质,滋生了细菌,这种肉即使价格再低也不能买。另外,若触摸时感觉肉质过于松软,或有明显的“注水感”,按压时有水渗出,需警惕是“注水肉”,这类肉不仅口感差,还容易滋生细菌,营养价值也会下降。
三闻:靠气味断安全,异味即预警
新鲜肉类有其特有的腥鲜味,无异味、臭味或刺激性气味,这是判断肉类是否安全的“最后防线”。新鲜猪肉有淡淡的肉腥味,无其他异味;新鲜牛肉气味温和,带有少许奶香味;新鲜羊肉有轻微的膻味,但不刺鼻;新鲜禽肉气味清新,无腥臭味。
若闻起来有酸味、臭味、腐味,或其他难以描述的刺激性气味,说明肉类已发生变质,即使外观和触感看似正常,也绝对不能购买食用。有些商家可能会用香料或其他气味掩盖变质味道,选购时需仔细辨别,若闻到异常气味,无论价格高低,都要果断放弃。
掌握“看、摸、闻”这三个简单技巧,就能在选购肉类时快速避坑。此外,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等渠道购买,这些地方的肉类来源相对可追溯,新鲜度和安全性更有保障。买回家后,也要及时冷藏或冷冻保存,尽快食用,最大程度保留肉类的营养与风味,让每一餐都吃得安心又美味。
上一篇:永州零陵举办水口山牛扣厨王争霸赛
下一篇:天峻藏乡风情响动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