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职业餐饮网 张铎
山西太原,清晨六点半,“顺溜刀削面”的灯已经亮起。
蒸汽在自助取餐台上翻腾,老人端着丸子汤,学生夹起烙饼,上班族一边喝豆腐脑,一边刷手机。
9块9一位、三十种产品随取不限量——这家开了20年的、有着百余家门店的社区连锁面馆开始学酒店,做“早餐自助”。
凭借性价比、丰盛、便捷与仪式感,顺溜给出了二线城市“社区早餐”的不同新解法,让城市的清晨慢了下来,并也在“全时段经营”上迈出重要一步。
近日,职业餐饮网前往顺溜刀削面,带来一手探店信息。
9块9一位,30种菜品畅吃
1、社区连锁面馆,主打全时段,客单价17元
在太原,顺溜刀削面几乎是街头常见的招牌。
这家社区面馆连锁成立二十年,从一家小店发展到百余家门店,营业时间从6点半(或7点)至21点半,覆盖全时段。
顺溜口号为“吃好面、到顺溜”,主打刀削面、手擀面、小揪片三款面食,还有米、粥、面点、凉菜、家常菜。
米、面、粥免费加,以及免费的小吃、茶水、小料,平均客单价17元左右。
此前,顺溜曾在早餐时段试验过类似包子客、南城香的“3元早餐”,而今年则转向更具“酒店感”的自助式早餐。
2、 主打酒店丰富度的自助早餐,会员价9.9元
如今的顺溜门店的外立面,就有大范围的早餐宣传。
红底宣传画上写着:“幸福生活,从顺溜9.9元自助早餐开始”,“酒店式自助早餐,30种产品任意选/不限量”,“会员价9.9元/位“
价格体系被分层设置:小程序会员价为9.9元,点评抖音团购价为10.9元,直接支付为11.9元,门店支付以会员和团购为主。
3、先结账再取餐,30款产品随取
消费者需要先支付,从收银台拿取一个餐盘和碗,并沿着单一动线取餐。动线上方贴着“勤拿少取、节约惜福”的提示语。
最前段是早餐主力区,提供丸子汤、馄饨、豆腐脑、打卤面、茶叶蛋;
中段是是煎炸烙区和蒸品区,有葱花饼、油条、素馅饼、肉馅饼、煎饺、烙饼;肉包、素包、奶黄包、花卷、发糕、开花馒头、紫薯包、豆包;蒸玉米、蒸南瓜、蒸红薯;
后段为热炒区和凉拌区,包含炒饼丝、炒大米、炒米粉、炒方便面、芹菜木耳、土豆丝、手撕包菜、家常豆腐;海带丝、泡菜、凉拌黄瓜、凉拌胡萝卜丝;
此外在自助粥品区,还提供番茄鸡蛋汤、豆浆、红枣八宝粥、南瓜小米粥。
除了馄饨与打卤面需留下碗现煮,其余菜品均可自行承装并无限次添加。从热食到主食、小炒小菜到粥饮,构成了一场“酒店式早餐体验”。
4、3-4名员工看店,覆盖全客群
早餐时段从早上六点半持续到九点半,3-4名员工看店,最后一轮补菜在九点前完成。
门店就餐的顾客包含老年人、上班族和学生客群,餐盘承装得满满当当,偶尔也能看到讨论接下来行程的旅客。
一位门店员工表示,他所在的门店会承接附近快捷酒店的“团餐”。早餐时段能接待100-200人。
“酒店式”早餐自助的生意逻辑
1、切中早餐市场中间价格带
在太原,早餐市场长期呈现两极格局。
一端是平价早餐,由夫妻店、便利店和早餐车构成,客单价多在6至8元之间:
豆腐脑配油条、丸子汤加烙饼、胡辣汤配水煎包、包子配小米粥、手抓饼加豆浆、面包加牛奶——主打快速与熟悉,能果腹,却难以兼顾卫生与环境。
另一端是精品早餐,集中在老字号连锁,客单价20元以上:
羊杂汤配油酥饼、头脑配烧卖,菜品精致、环境舒适,但难以形成高频消费。
顺溜的9.9元“酒店式早餐自助”,正好落在两端之间。
早期顺溜也曾试验过“3元早餐”——牛奶、豆浆、粥汤畅饮,但主食需单点,与市面上的早餐在价格与体验上都拉不开差距。
如今的9.9元自助,则在“吃饱”之上,进一步强调“吃好”“吃全”。
菜品从主食到凉菜、从粥汤到热炒,一应俱全;冷热搭配、干湿结合。同时具备便捷、丰富、仪式感。
2、9.9元背后的成本和效率
9.9元早餐自助的价格,实际上也是精算过的结果。
首先,是菜品结构的取舍。
顺溜的酒店式早餐,其实没有酒店自助中的香肠、培根等大荤。原料多为平价食材,面点在中央厨房制作,蔬菜净菜到店,降低综合成本。有不少顾客表示,他们是冲着其他门店没有的“蔬菜”而开的。
其次,压缩服务环节提升人效。
早餐时段,门店仅需三至四名员工:一人结账、一人收餐清洁,其余一至两人负责出餐与补货。除了馄饨和刀削面需要煮制等待,其他产品均为批量加工。顾客自助取餐、服务环节被压缩到最低。
第三,激活“被浪费”的早餐时段。
房租设备是固定成本,真正影响盈利的是时段利用率。9.9自助早餐可以盘活早餐时段,引导会员注册,瞄准复购与一日三餐,强化性价比社区食堂与全时段属性。
9.9元背后,不只是早餐生意
许多经营者都说过一句话——“早餐太难做”。但真正的难点,并不是早餐“不值得做”,而是多数人没想清楚怎么做。
许多品牌把早餐当作“填补时段”的工具,而不是一个需要独立模型的经营场景。结果就是,早餐时段在多数餐饮体系中仍是“附属品”,缺少清晰的产品结构与利润逻辑。
因此前几年的“3元早餐自助”,用低价吸引人流,再引导顾客额外单点,以实现早餐时段营业额倍增。带动北京一批连锁品牌进入重构早餐生意。
顺溜的“酒店式早餐自助”,则在节奏更慢的二线城市提供了另一思路,用酒店式早餐自助,切中中间价格带,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平价的(且确定价格的)、更多选择的、便捷且仪式感的早餐选项。
同时,太原,餐饮生意往往在上午11点才真正开始,如今则是巧妙的补上了午餐前的“空白时段”,做到真正的全时段经营。
会员的设置、门店内免费的小吃、茶水、随处可见米面粥免费续加的承诺、甚至是每一个座位旁的免费充电接口,都在强化自身的性价比和便利性,打造一个“能待一整天的场景”,占领消费者的一日三餐。
职业餐饮网小结:
随着价格竞争进入边际区间,餐饮行业正在从“客单价之争”转向“时间之争”。未来,早餐时段或将成为社区餐饮创新的关键增量区。
早餐的价值,不只是一顿饭,而是“做关系”的起点,把一餐的价值延伸为一整天的连接。
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早餐创新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