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让小学生迅速失去抵抗力?
无论哪个年代,零食都牢牢占据着正确答案。
比如,如果一条街都冷冷清,突然有家店到傍晚还在排队,别问,那一定是零食店——一到放学,零食店就成了小学生最全校服大赏。
去年,鸣鸣很忙卖了555亿零食,全国门店达到了1.44万家;另一个巨头好想来2024年的323.3亿,也轻轻松松开到了万店。
一些店里专门配备了儿童尺寸的购物车,孩子可以自己推着小车,从高高的货架上拿下想要的零食,堪称“社区游乐场”。
那如果是零食再加上动漫,对一个小学生的诱惑力有多强呢?
答案是:强悍到可以把一家公司送上市。
最近,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确实是战绩可查:人人都说行业走下坡路,2022—2024年这家公司收入一路上涨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三年营收21亿。
王牌产品奥特曼蛋,在全中国卖了7000万个。
如果按收入统计,金添动漫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有网友给了它更形象的名字,“零食界泡泡玛特”。
闷声发大财背后,藏着个曾经“落魄”的饼干厂老板。
被逼到墙角的饼干厂老板,
曲线救国
潮玩、动漫、二次元这几个词几乎是年轻老板的统治区。
85后的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年纪轻轻就成了河南新首富,快看漫画背后90后老板,曾手握30亿融资...
但金添动漫的背后操盘手蔡建淳,是个60后老大哥。
1967年出生的东莞人蔡建淳,最初是经营着一家普通的饼干厂的老板,日子算不上差,但好也好不到哪去——传统零食赛道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小品牌很难跟巨头们抗衡。
他后来回忆到,那个年代商业的金玉良言就是:模仿复制、低价策略、规模取胜。
所以蔡老板一边经营着饼干厂,一边谋求转型的新机会。
当时,一部国产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的爆火,直接给苦于没有销量的蔡建淳来了个震撼教育。
那是2000年初,当时《蓝猫淘气三千问》风靡全国,全国有1000多家电视台播出这部动画片,蓝猫授权店遍布各大城市,相关产品供不应求。
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蓝猫授权店开到了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无论是一二线城市乃至县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光是给蓝猫生产相关产品公司就有上百家。蔡老板发现,只要是贴上了蓝猫形象的产品,都很好卖。
这让蔡建淳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了动漫能给市场带来的能量与效应。
2004年,在那个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是IP的年代,蔡建淳毅然决然创建添乐卡通,推出 “添乐卡通王” 品牌,正式踏上了“动漫食品”的整活之路。
五年后,蔡建淳挖到了人生第一个IP贵人:奥特曼。
2009年,他正式拿下奥特曼版权,自此以后,奥特曼系列零食就成为了公司的拳头产品。
也许要不是这次上市没人认识金添动漫,但不得不承认,没有一个小学生不认识奥特蛋,当然,每个男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蛋,金添动漫卖出了7000万个。
于是,蔡建淳乘胜追击一口气开发了超过150款奥特曼主题的零食SKU,不光有巧克力、饼干,还有糖果、海苔各种零食。
可以说,奥特曼之于金添动漫,就像米老鼠之于迪士尼——不仅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真金白银。2022-2024年,奥特曼相关产品贡献了整个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
奥特曼系列的产品自问世以来,便一路狂飙突进、红遍大江南北,并在后续延伸出一系列战略新品:奥特曼曲奇、奥特曼长棒、奥特曼英雄杯……
蔡建淳聪明的是,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今年,眼看奥特曼产品开始下滑,他又拿出了“小马宝莉”迅速扛大旗。这个早在2021年就拿下授权的小马宝莉,再次成为了增长发动机。
到现在,蔡老板拿下的授权IP阵容,几乎覆盖了中外热门动画角色。
有来自日本的蜡笔小新、铠甲勇士、柯南,来自欧美最火的小马宝莉、小猪佩奇,再到国产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哪吒等,甚至近年来最火的蛋仔派对也没放过。
饼干厂老板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了。
蔡建淳令同行眼红的不止有营收,还有赚钱能力。
去年,金添动漫的毛利率达到了33.7%的毛利率,这样的毛利率水平,远超头部休闲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去年同期毛利率为24.3%、良品铺子则是26.1%。
如果这次冲刺港股上市成功,金添动漫将成为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第一股。
但手握IP并不代表着高枕无忧,直接躺赚了。
一方面,得先投入不少的真金白银承担IP授权的费用;另一方面,还要花钱研发、推广、各种脑洞,承担着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的风险。
蔡建淳带着自家公司找到了两大绝活,也让这些IP真正为自己赚到了钱:
1、表面上看是零食,其实是玩具
现在零食行业太卷了,卷到没有点做玩具的脑洞,那你很快会败下阵来。
比如,最会整活的旺仔,就旺仔推出五子棋小馒头,不仅做出了惊为天人的黑色馒头,还贴心的整了张棋盘。
一言不合可以悔棋,而且是没有证据的那种,因为你可以把棋子吃了。
蔡建淳给公司定了个大方向,干就干IP趣玩食品——不能只把IP往包装上一印就万事大吉了,还要能让人玩,藏卡、贴纸、徽章、手办及可食用玩具等等。
就拿销量扛把子奥特蛋来说,外包装采用了爆裂纹不倒翁的蛋形设计,蛋壳颜色都是孩子喜欢的明亮彩色,打开之后是巧克力豆和奥特曼或者怪兽拼装玩具。
有个心机之处是,不倒翁蛋壳有个小支架,使奥特英雄公仔可站立于蛋壳内,就能还原奥特曼打怪兽的经典场景。
《哪吒之魔童闹海》,则设计成了铁罐+公仔的模式,吃完还能收藏手办。
自2015年首次推出奥特曼蛋零食产品以来,金添动漫就跟着剧情发展,迭代了十次。
大多数的零食都是用来哄孩子的,而零食越个性,孩子的吸引力就越大,家长买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你的朋友拿出这种既能吃又能玩的零食时候,请不要怀疑她的智商,因为她对你是真爱。
2、小学生在哪,产品就在哪
面对中国1.2亿小学生群体,这家广东企业深谙“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商业逻辑:小学生的消费半径不超过300米,产品必须渗透到他们触手可及的每个角落。
为此,金添动漫构建了“毛细血管式”渠道网络:
过去,小学门口的杂货铺,5元一个的奥特曼蛋堆满收银台;现在在县城量贩零食店爆火,就与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的深度合作。
就连年轻人去商场爱逛的KKV,也有不少金添动漫的潮玩食品——对小学生可能有点幼稚,但对大人来说刚刚好。
在一顿整活操作之下,奥特曼IP产品三年收入高达12亿,小马宝莉系列年入1.5亿,小学生和年轻人通吃。
“不务正业”的企业家,
也能捧出金饭碗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演讲时,曾说出一句狠话:“企业家就是要不务正业。”
如今,曾经的饼干厂老板蔡建淳则把这句话放大到极致:
2024年中国IP食品市场前五名中,金添动漫位居第四,仅次于百事食品、玛氏、亿滋三家跨国企业,能在大企业夹缝里杀出一条血路,本身说明了IP+零食的强大吸引力。
而不务正业要想成功,有个关键前提:得有判断行业趋势的眼光。
1995年,比亚迪它初创的时候就是一个做二次充电电池的一个小厂。
那在当时,中国的整个制造业都是在搞低成本代工。比亚迪就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技术的研发,悄悄攻克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这些核心的指标。
那比亚迪为什么会想要从做电池,跨界去造车呢?
创始人王传福的“终局思维”,认为电池技术的最终战场在汽车领域。所以它在电池技术研发已经领先的情况下,果断的跨界造车。
所以这是王传福对于行业趋势的一个非常超前的预判。
蔡建淳在传统零食的困境里挣扎时,卖的饼干价格很低廉,一吨只能卖一万多元,但他发现如果把零食给够情绪价值,一切就不同了。
传统饼干、糖果只能满足“甜味需求”,而IP联名零食却能提供“收藏价值”和“社交货币”。
这一策略迅速引爆市场。比如“蜡笔小新零食盒”,内含不同口味饼干和角色徽章,顺便拿下了无数年轻人。
当然,IP零食的赛道也并非金添动漫一家公司独享。
这些授权基本都是非独家,也就是说竞争对手也能拿同样的授权来做零食,最后拼的还是产品创意和运营能力。
商业世界这个江湖虽然复杂,但大道至简,无数成功案例都证明了,得校门口者得天下,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得渠道者得天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