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肉咋卖?”小王指着案板上的梅肉问。
“28一斤,别看贵,做叉烧、粉蒸肉一绝!”摊主热情推荐。
“以前我妈都买里脊,说这肉‘边角料’,现在咋成宝了?”小王疑惑。
“年轻人懂吃啊!这肉现在网红得很,抖音上教做梅肉菜的视频,播放量都百万了!”
从“边角料”到“网红”的逆袭
过去,梅肉常被当成“次等肉”。老一辈买肉,总盯着里脊和后腿,觉得“纯瘦肉”最划算。梅肉因带点肥,常被剩下。直到几年前,粤菜师傅发现它的独特:脂肪像“天然酱料”,烤或炖时慢慢渗出,让肉更香更嫩。加上短视频平台兴起,梅肉的做法被拍成教程,一夜之间成了“网红食材”。
低脂高蛋白?梅肉的“健康密码”
别看梅肉带肥,它的脂肪分布是“雪花状”,比纯肥肉健康得多。每100克梅肉含蛋白质约20克,脂肪约8克,比五花肉低30%。健身人士也爱它:用空气炸锅烤梅肉条,撒点黑胡椒,低脂又解馋。营养师说:“梅肉的脂肪是‘好脂肪’,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友好。”
全球吃法大比拼
梅肉可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日本居酒屋的“梅肉烧鸟”,用梅肉串成串,刷上照烧酱,炭火烤得外焦里嫩;韩国人则爱“梅肉泡菜锅”,梅肉的油脂中和了泡菜的辣,汤头更醇厚;就连意大利人,也把梅肉剁碎,混入帕玛森芝士,做成“梅肉肉丸”,配番茄酱吃。
结尾:
一块曾被嫌弃的“边角料”,如今成了全球美食界的“香饽饽”。下次再听到有人说“梅肉太肥”,不妨笑着递上菜单:“试试这道网红菜,保证你改观!”毕竟,美食的魅力,就在于让“不起眼”变成“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