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炒个青菜,端上桌我家那位就皱眉头:“怎么回事?这菜吃着一股子生蒜味,香劲儿一点没有。”我当时还不服气,明明跟平时一样先烧红锅倒了油,蒜片扔进去炸了几秒就下菜了啊。
后来跟做营养师的表姐视频,顺口吐槽这事儿,她一听就笑了:“你这是犯了多数人的错,先放油再放蒜,能香才怪,营养还全给毁了。”我当时还愣了,这做法我妈传我的,几十年都这么弄,怎么就错了?
表姐说我别急,她上次去餐馆跟大厨聊过,现在的食用油跟以前不一样了,早就不用高温烧熟去涩了。我记得以前我妈炸猪油,非得烧到冒烟才行,现在超市买的精炼油,哪用得着那步啊。
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蒜要炸到金黄才香,有时候火大了,蒜片直接糊成黑渣,炒出来的菜还带着点苦味。那时候还以为是自己火候没掌握好,从来没想过是放蒜的时机不对。
表姐给我演示了一遍,锅里啥也不用放,先开中小火把锅烧得有点烫。我当时还纳闷,冷锅就放蒜?不怕粘锅底吗?结果她把切片的蒜铺在锅底,再倒进去适量油,就那么小火慢慢煎。
没一会儿,厨房里就飘起了蒜香,是那种很醇厚的香味,不像以前急火炸的那样冲。等到蒜片边缘变成淡淡的虎皮色,她赶紧把准备好的青菜倒进去,翻炒几下出锅,那香味,我隔着屏幕都想流口水。
你别说,我今天照着试了试炒个豆角,还真不一样。蒜香裹着豆角的鲜,吃着顺口多了。后来表姐跟我细说原因,我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大蒜里那股香劲儿,得慢慢逼出来才持久,高温猛炸反而把香味物质都冲散了。
更关键的是营养啊。表姐说大蒜里有个叫大蒜素的东西,对身体好着呢,可这玩意儿怕高温,超过五十度就开始流失了。以前我倒油烧到冒烟,那温度少说也有几百度,蒜扔进去瞬间就把营养毁了,搞不好还会产生不好的东西。
我突然想起上次做蒜蓉粉丝虾,为了追求蒜香,把蒜末在热油里炸了好久,端上桌看着金黄诱人,现在想想真是可惜,好好的营养全浪费了。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听表姐的话。
表姐还提醒我,火别开太大,中小火慢慢煎蒜就行。她见过不少人煎蒜的时候急着出香,开大火猛烧,结果蒜没煎透,香味没出来,反而带了股生涩味。我今天试的时候特意调小了火,看着蒜片慢慢变颜色,那香味是一点一点飘出来的,比以前急火炸的好闻多了。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我今天煎蒜的时候没切蒜末,用的蒜片,表姐说蒜片比蒜末好控制,不容易糊。蒜末太碎了,一碰到热油就容易焦,新手根本来不及反应。这话真没错,以前我用蒜末炝锅,十次有八次会焦一点。
中午炒完菜,我家那位吃得直点头,问我是不是偷偷学了新厨艺。我跟他说清楚门道,他还挺惊讶:“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做错了?难怪以前炒的菜有时候香有时候不香。”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做饭这事儿真不是墨守成规就行。我妈那辈的做法,是跟当时的食材条件匹配的,现在食材和调料都变了,做法当然得跟着调。就像表姐说的,不是说老方法不好,是得跟着时代变。
你平时炒菜是怎么放蒜的?是不是也跟我以前一样先放油?我今天试了这个方法是真管用,下次炒肉的时候再试试,看看蒜香能不能更好地裹在肉上。要是你有别的炝锅小技巧,也跟我说说呗,评论区聊聊~